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根据法律规定,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有义务按照协议履行。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之间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协议内容发生争议时,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
根据法律规定,当调解协议达成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在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法院应及时审查协议,并依法确认协议的效力。如果法院确认协议有效,但一方当事人拒绝或未完全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确认协议无效,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或达成新的协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民间纠纷时,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调解原则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调解民间纠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在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二)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三)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阻止当事人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支持和保障调解工作
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给予人民调解工作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人民调解员予以表彰奖励,具体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法律明确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接受、拒绝或要求终止调解的权利。
当事人的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一)选择或接受人民调解员;(二)接受、拒绝或要求终止调解;(三)要求调解公开或不公开进行;(四)自主表达意愿并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
法律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不得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调解员行为规范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工作中,如有以下行为之一,其所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给予批评教育和责令改正,情节严重者由推选或聘任单位予以罢免或解聘:(一)偏袒一方当事人;(二)侮辱当事人;(三)索取、收受财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四)泄露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调解员的权益
法律明确规定,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得到适当的误工补贴;如果因从事调解工作导致伤残并生活困难,当地政府应提供必要的医疗和生活救助;在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和子女应按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定义及其效力问题。离婚调解书是法院调解双方基于离婚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然而,一般情况下,离婚调解书的复印件是无效的。想离婚的当事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在调解书生效后一定时间后再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离婚调解书的
离婚调解书的效力及约束力。离婚调解书是法院根据双方协议调解后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约束力并可强制执行。其生效需双方签字,且一般没有时间限制。若当事人签字不代表真实意愿,法院可认定其无效。当事人可在离婚调解书生效后6个月内再次起诉请求法院判决离婚。此外,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若双方签收时间不一致,以最后一方签收时间为生效时间。对于离婚调解书,未领取或拒收均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法院可另行制作民事调解书或强制执行。
离婚调解书的法律效力。离婚调解书是法院根据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制作的法律文书,具有终结诉讼程序、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禁止再次起诉或上诉及强制执行力等法律效力。同时,离婚调解还有助于缓解矛盾、进行法治宣传、提供感情缓冲区等。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不经过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