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某与某矿业集团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中,劳动仲裁院作出裁决后,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然而,在此期间,申请执行人邓某因病去世。随后,邓某的唯一继承人邓甲向法院提起立案申请执行。
经过调查,发现邓某在去世时已失去父母,没有配偶和子女,只有一个兄弟邓甲。问题是,法院是否可以接受邓甲作为执行申请人。
观点一: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只对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作出了明确规定,对申请执行主体的变更并无明确规定,因此不应接受立案申请,邓甲应先通过民事诉讼继承邓某的债权。
观点二:可以将申请执行人变更为邓甲,并直接接受立案申请。
本人支持第二种观点。尽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申请执行主体的变更并无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提到,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本人认为,这里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申请执行之前,权利人已经去世,由其继承人作为申请执行主体,此情况下不存在变更申请人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在执行过程中,权利人去世,其继承人可以申请变更申请执行人,成为新的申请执行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权利的继承人可以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应享有该权利,法院应依法确认其继承人的地位,并接受立案申请。此外,本人认为以上两种情况均无需进行民事诉讼。
根据仲裁法规定,对已生效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履行。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到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执行。因此,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时,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有两种情况: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时,应提交申请执行书。如果确有困难无法书写,可以口头申请,由执行人员记录在笔录中。无论是书面申请执行还是口头申请执行,都应说明申请执行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上作为执行根据的仲裁裁决书。
申请执行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不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根据申请执行的主体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一年。如果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执行的期限为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计算。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
合同无效的执行程序。当合同被判定为无效时,如果涉及财产内容,法院有权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如房产。但如果仅判决借款合同无效,由于没有实际可执行的财产内容,债权人无法申请强制执行。债权人应在起诉时同时要求返还借款,否则只能另行起诉。根据《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