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某与某矿业集团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中,劳动仲裁院作出裁决后,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然而,在此期间,申请执行人邓某因病去世。随后,邓某的唯一继承人邓甲向法院提起立案申请执行。
经过调查,发现邓某在去世时已失去父母,没有配偶和子女,只有一个兄弟邓甲。问题是,法院是否可以接受邓甲作为执行申请人。
观点一: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只对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作出了明确规定,对申请执行主体的变更并无明确规定,因此不应接受立案申请,邓甲应先通过民事诉讼继承邓某的债权。
观点二:可以将申请执行人变更为邓甲,并直接接受立案申请。
本人支持第二种观点。尽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申请执行主体的变更并无明确规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提到,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本人认为,这里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申请执行之前,权利人已经去世,由其继承人作为申请执行主体,此情况下不存在变更申请人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在执行过程中,权利人去世,其继承人可以申请变更申请执行人,成为新的申请执行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权利的继承人可以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应享有该权利,法院应依法确认其继承人的地位,并接受立案申请。此外,本人认为以上两种情况均无需进行民事诉讼。
根据仲裁法规定,对已生效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履行。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到申请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执行。因此,当事人申请执行仲裁裁决时,应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出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有两种情况:
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时,应提交申请执行书。如果确有困难无法书写,可以口头申请,由执行人员记录在笔录中。无论是书面申请执行还是口头申请执行,都应说明申请执行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上作为执行根据的仲裁裁决书。
申请执行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驳回申请,不予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请执行仲裁裁决的期限根据申请执行的主体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一年。如果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执行的期限为六个月。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最后一日起计算。
一份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包括申请人和申请事项等详细内容。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之间的区别,包括法律性质、适用对象、法律依据、适用目的、适用机关和羁押期间等方面的不同。
再审程序及其相关时效。当事人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可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向上级法院申请再审。再审可由本院、最高法院等机构提出,当事人申请时需提交相关材料,法院审查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对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或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如果一方拒绝支付离婚损害赔偿款,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准备执行申请书、身份证明材料和执行依据等材料。法院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进行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以及申请执行、强制执行措施和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的后果等内容。当事人必须履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