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职务的董事会成员。与执行董事相比,独立董事在薪酬方面有所不同。独立董事在公司担任职务期间没有年薪,但公司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津贴。
为了确保独立董事能够有效行使职权,上市公司应该为独立董事提供必要的条件。
上市公司应当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知情权。对于需要董事会决策的事项,上市公司必须在法定时间提前通知独立董事,并提供足够的资料。如果独立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他们可以要求补充。当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认为资料不充分或论证不明确时,他们可以联名书面向董事会提出延期召开董事会会议或延期审议该事项,董事会应该采纳他们的意见。
上市公司向独立董事提供的资料,上市公司及独立董事本人应当至少保存5年。
上市公司应该提供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工作条件。董事会秘书应该积极为独立董事提供协助,例如介绍情况、提供材料等。如果独立董事发表的独立意见、提案及书面说明需要公告,董事会秘书应该及时到证券交易所办理公告事宜。
独立董事行使职权时,上市公司有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或隐瞒,不得干预其独立行使职权。上市公司应该承担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及其他行使职权所需的费用。
上市公司应当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的标准应当由董事会制订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除津贴外,独立董事不应从该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或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人员取得额外的、未予披露的其他利益。
上市公司可以建立必要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以降低独立董事正常履行职责可能引致的风险。
在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而不设立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执行董事的职权应参照公司法中关于董事会的规定,并由公司章程规定。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立董事会,执行董事将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非执行董事是指不在公司任职的董事,但不能是与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独立董事不同,非执行董事一般指不在公司任职并且与公司没有关联关系的董事。执行董事拥有议案的决议权和执行权,而非执行董事只拥有公司议案的提出权。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当事人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申请诉讼保全,并需明确选择财产保全措施。执行前保全指在法律文书生效和执行前采取的保全措施,债权人需及时申请。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有明确规定,包括异议期和异议处理。法院在保全措施中需防范被执行人与第三
我国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案件的时限为六个月,但实际操作中只要对方具备履行能力和可执行财产,执行庭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执行。如果六个月内未能执行到位,申请人有权向上级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上级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