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新司法解释》),该解释已于2015年2月4日起施行。《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487条规定了财产保全的期限,具体如下: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48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进行冻结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48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动产进行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487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的不动产进行查封,或对其他财产进行冻结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应在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手续,但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述规定的期限。
与之前的通知和规定相比,《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的期限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将存款冻结期限从六个月延长为一年,将动产查封、扣押期限从一年延长为两年,将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的期限从两年延长为三年,与审理期限基本相匹配。
《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取消了续行保全期限不得超过第一次保全期限的二分之一的限制性规定,使得第一次保全期限与续行保全期限的规定保持了一致,避免了执法尺度的不统一。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156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程序中采取财产保全的方法和措施时,应依照执行程序相关规定办理。该规定被放在“保全”一章中,明确了审理程序中有关财产保全的期限,依照第487条的规定来确定。
根据《民诉法新司法解释》第166条的规定,如果申请人的起诉或诉讼请求被生效裁判驳回,而财产保全尚未到期,人民法院应根据该规定裁定解除保全。
综上所述,《民诉法新司法解释》对财产保全期限作了全面、清晰、合理的规定,从审理程序到执行程序,从第一次保全到续行保全,再到保全的解除,有利于统一大家的认识,也有利于司法实务操作。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效力问题。失信人员通过欺诈手段签订的合同无效,涉及较大金额可能构成犯罪。同时,《合同法》规定了一些合同无效的情形。对于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可以进行信用惩戒并限制其高消费,包括限制乘坐高档交通工具、高消费场所消费等行为。
我国关于执行法官回避的决定权的问题。院长一般决定执行法官的回避,但如果执行法官是院长本人,则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包括是当事人或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与当事人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关系等情况。
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诉法适用意见》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和诉讼中财产保全都必须交纳保全费用,并依照《人民法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合同财产进行保全时,不同的财产保全的期限是不一样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动产不超过一年、不动产不超过两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