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谈话是调解吗

时间:2024-02-18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164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关于法院谈话和调解的问题比较常见,在司法实践中,根据法律规定,诉讼过程法院会在各个阶段就案件纠纷,会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进行自愿调解。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法院谈话是否调解,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法院谈话的性质

法院谈话是一种调解方式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因此,法院谈话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庭前调解的方式。

法院谈话的适用条件

法院庭前调解的适用条件有两个方面:

首先,案件事实必须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这意味着在进行调解前,法院需要对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确认。

其次,双方当事人必须自愿同意调解。这意味着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必须自愿参与并同意遵守调解结果。

法院谈话的时间安排

根据《民事调解规定》,调解可以在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之前进行。此外,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法院也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庭审中的调解通常在法庭辩论结束后进行。

法院调解的法律依据

《民诉法》第九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进行调解的原则。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1条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在征得当事人双方同意后可以进行调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

    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程序,包括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和裁判过程。另外,也介绍了经济诉讼的特点和程序,指出经济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情况,专门受理经济纠纷和涉外经济案件。最后还介绍了行政诉讼的定义和程序,包括当事人向法庭提起诉讼,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进行审理和裁

  •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中的档案销毁和涂改、伪造等行为的处理。规定明确,擅自销毁档案的行为将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或开除等处分;涂改、伪造档案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处分。目的是维护档案管理的秩序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包括村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推选产生。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调解书的组成要素,包括标题、诉讼参与人身份、案由、事实、理由、协议内容、文书效力、署名和印章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为三年,可以连选连

  • 交通事故起诉的要件

    交通事故起诉的要件及开庭审理程序。原告需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关事实、理由,且案件必须在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之下。开庭审理程序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审理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调解和判决等步骤,

  • 法院调解书丢失的处理方法及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 离婚案件二审:终审法院的分配和流程
  • 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的抗诉申请的可行性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