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决怎么调解

时间:2023-09-29 浏览: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215
如果发生纠纷的话,是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的,法院在审理好案件之后会判决,那么如果是已经生效的判决是否可以进行调解?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效判决的调解方式

一、判决宣判后在上诉期内调解成功

在法院判决宣判后,在上诉期内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成功来取代法院判决书。法院在宣判判决书或裁定书后,应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和意见,并关注社会公众的看法。因此,在上诉期内,民事纠纷可以随时进行调解。在这一阶段,有些义务当事人可能在接到判决书后后悔,愿意与权利当事人协商解决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甚至标的总额等问题,也有些权利当事人会考虑义务当事人的实际经济能力和履行能力,自愿放弃部分权利。因此,通过民事调解书取代民事裁判文书,可以实现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和平解决。

二、生效法律文书在自动履行期限内实行履行和解备案制度

在给付义务的民事判决书或民事调解书生效后,进入法律文书规定的自动履行期限。承办法官可以主动提示双方当事人履行法律文书,并记录在案,结案完毕。当然,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就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进行协商,包括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甚至标的金额等,并制定和解协议,纳入审理卷宗,备案附卷。但协商的最长履行期限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执行的最后期限减去2年。如果全面履行和解协议,原生效法律文书将不能再申请执行。如果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权利人仍可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已履行部分可以抵消。这种制度不收取诉讼费用,不增加诉讼成本。同时,它减少了对抗,降低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备案制度可以使人民法院及时确认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三、履行期满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实行申请强制执行前和解登记制度

在法律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等)生效后,权利当事人必须先让承办法官开具生效证明,才能立案申请执行。在开具生效证明的过程中,承办法官可以提示权利当事人是否申请执行前进行和解。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请,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承办法官将联系义务当事人,告知其应全面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及后果。如果双方同意或一方请求,另一方认可,也可以重新达成和解协议,重新约定权利和义务,包括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标的金额等。但延长的期限不能超过申请执行的最后期限减去2年。按照和解协议履行后,将履行情况登记入卷,归档为执行卷,这一司法行为可以称为前置执行前的和解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错误执行判决,能获得民事司法赔偿吗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

    《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中的档案销毁和涂改、伪造等行为的处理。规定明确,擅自销毁档案的行为将受到记过、记大过、降级或开除等处分;涂改、伪造档案的行为也将受到相应处分。目的是维护档案管理的秩序和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包括上诉的方式、审理的方式以及审理结果等。第二审程序是对第一审人民法院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审理的法律程序,必须遵循一定步骤和方式。上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提出,审理则包括开庭审理和不开庭审理两种方式。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审

  •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包括村民、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推选产生。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调解书的组成要素,包括标题、诉讼参与人身份、案由、事实、理由、协议内容、文书效力、署名和印章等。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为三年,可以连选连

  • 法院调解书丢失的处理方法及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 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诉与条件
  • 人民检察院对调解书的抗诉申请的可行性分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