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效判决怎么调解

时间:2023-09-29 浏览:6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215
如果发生纠纷的话,是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的,法院在审理好案件之后会判决,那么如果是已经生效的判决是否可以进行调解?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效判决的调解方式

一、判决宣判后在上诉期内调解成功

在法院判决宣判后,在上诉期内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成功来取代法院判决书。法院在宣判判决书或裁定书后,应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和意见,并关注社会公众的看法。因此,在上诉期内,民事纠纷可以随时进行调解。在这一阶段,有些义务当事人可能在接到判决书后后悔,愿意与权利当事人协商解决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甚至标的总额等问题,也有些权利当事人会考虑义务当事人的实际经济能力和履行能力,自愿放弃部分权利。因此,通过民事调解书取代民事裁判文书,可以实现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和平解决。

二、生效法律文书在自动履行期限内实行履行和解备案制度

在给付义务的民事判决书或民事调解书生效后,进入法律文书规定的自动履行期限。承办法官可以主动提示双方当事人履行法律文书,并记录在案,结案完毕。当然,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就法律文书规定的义务进行协商,包括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甚至标的金额等,并制定和解协议,纳入审理卷宗,备案附卷。但协商的最长履行期限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执行的最后期限减去2年。如果全面履行和解协议,原生效法律文书将不能再申请执行。如果不履行或不全面履行,权利人仍可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已履行部分可以抵消。这种制度不收取诉讼费用,不增加诉讼成本。同时,它减少了对抗,降低了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备案制度可以使人民法院及时确认当事人的和解意愿,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三、履行期满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可实行申请强制执行前和解登记制度

在法律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民事调解书等)生效后,权利当事人必须先让承办法官开具生效证明,才能立案申请执行。在开具生效证明的过程中,承办法官可以提示权利当事人是否申请执行前进行和解。如果当事人提出申请,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承办法官将联系义务当事人,告知其应全面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及后果。如果双方同意或一方请求,另一方认可,也可以重新达成和解协议,重新约定权利和义务,包括履行期限、利息、履行方式、标的金额等。但延长的期限不能超过申请执行的最后期限减去2年。按照和解协议履行后,将履行情况登记入卷,归档为执行卷,这一司法行为可以称为前置执行前的和解程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老赖在民商领域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老赖指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但拒不偿还的人。如果老赖对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会构成犯罪,需负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法院强制执行后仍然无果、有能力还钱

  •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

    轻伤刑事案件的调解权与立案程序。警察在立案前有权进行调解以促使双方和解,如调解不成功则会启动立案侦查程序。在检察院阶段,民事赔偿可调解,但刑事部分原则上不能自行调解。被告人可通过赔偿和取得被害人谅解争取免于起诉。派出所立案阶段的调解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情况

    交通事故诉讼是否能一次性解决取决于具体案情。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或裁定,可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对于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一年,涉及财产损失的为三年。摘要是否一次性解决交通事故诉讼取决于具体情况,涉及诉讼流程和时效注意事项。

  • 诉前车辆保全的执行方式

    诉前车辆保全的执行方式及其相关知识。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诉讼前采取的措施,目的是防止当事人在法院判决前处分有争议的财产。申请诉前保全时必须提供担保,并在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的三十天内提起诉讼。诉前保全裁定的效力持续至生效法律文书执行时止,具有延续性。不当的

  • 简易程序调解离婚流程
  • 法院组织调解应注意的问题
  • 二审并非终审,如何纠正错误判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