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送达 > 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则

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则

时间:2020-05-25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7890
诉讼案件作出判决时,人民法院要把判决书送达到诉讼参与人、有关机关和单位。送达要按照规定的方式,同时要在一定的期限内送达。那么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则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则

一、正当程序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在美英等西方国家是一条宪法原则,已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这条规定保护全体公民的既得权利,并且使这些权利和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理论联系起来,成为一种免为立法机关所侵犯的自然权利。正当程序应成为送达制度的主要指导原则。

二、参与原则

参与原则是正当程序的基本要素之一。参与原则是指当事人能够富有影响地参与法院解决争执的活动。其核心思想是,那些权益可能受到裁决影响的人,应有充分的机会参与法庭裁判的形成过程,并能以自己的行为对裁判结果的形成发挥积极而有效的影响和作用。当一个人在可能对自己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的裁判形成过程,不能对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不能向裁决者展开充分和富有意义的论证、说服和交涉,就不会认为这个对自己不利的裁决是公正的,就会有一种被欺辱的感觉。诉讼文书送达制度就是为了保障当事人以程序主体的身份充分参与诉讼活动,使受送达的人有一个公正的机会对受送达的信息及时和充分地了解。因此,送达是诉讼参与的必然要求。

三、充分、合理性原则

这是送达诉讼文书的具体标准。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了适当的送达形式,应被适当地加以利用,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当事人进行送达以通知其诉讼,以使当事人尽可能地得到诉讼通知。比如:公告送达的效力。以美国为例。其最高法院认为,在确定登报公告是否符合充分通知要求时应考虑邮寄通知的费用、原告是否掌握受益人的姓名和地址等因素。对银行已掌握姓名和地址的受益人来讲,用登报公告送达通知是不充分的;而对银行未掌握姓名地址的受益人来讲,登报公告则是合理的方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中的法律依据和告知内容的重要性。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需明确告知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种类和幅度,确保当事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行政机关应履行告知义务,保障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听证权利,避免违法处罚。

  • 申请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是否需要交申请费?

    关于申请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是否需要交申请费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需要交纳申请费用,具体收费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需要缴纳案件受理费。

  •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议案和法律解释要求,领导和指导下级检察院工作,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审查批准逮捕和提起公诉,监督法律文书执行,提起公益诉讼,监督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复核活动以及审查决定是否追

  • 行政诉讼再审的条件

    行政诉讼再审的条件包括:再审申请人是生效裁判文书列明的当事人,或者其他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被裁判文书列为当事人,但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裁判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生

  • 强制执行期限多长时间?
  • 怎样申请行政诉讼再审
  • 合同诉讼中证据审查和判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