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民事纠纷,双方当事人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但是如果一方当事人涉嫌刑事犯罪的,是可能在看守所适用强制执行的,自己的人身自由会受到限制。那么,被告在看守所如何送达?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被告在看守所如何送达
传票送达由看守所转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规定,当受送达人被监禁时,传票送达应通过其所在监所进行转交。同样地,如果受送达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传票送达则应通过其所在强制性教育机构进行转交。
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的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代为转交的机关、单位在收到诉讼文书后,必须立即交给受送达人签收。签收日期将作为送达日期,以便确认传票已经送达。
民事被告被羁押如何启动诉讼程序
案件未立案时的诉讼权利
在民事诉讼中,即使被告被羁押且未委托代理人,诉讼程序仍然可以顺利进行。我国现行法律未规定涉嫌犯罪被羁押的原告不得行使诉权。只要符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受理条件,公民就可以行使诉讼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平等诉讼权利,并要求人民法院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确保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因此,法院不应因被告人被羁押而剥夺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
案件立案后的处理
人民法院在对原告的材料进行审查后,如果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应立案受理。在立案受理后,需要查明以下事实,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 如果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有影响,应等待刑事案件裁判后再审理民事案件。2. 如果是由刑事案件引起的民事案件,并符合条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告因涉嫌犯罪正在羁押,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裁定中止本案诉令,以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并保护原、被告双方的合法权益。3. 如果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没有影响,可以直接审理民事案件,无需等待刑事案件的裁判。
开庭审理与被告缺席
人民法院可以到监狱、看守所等羁押场所内开庭,以体现审判工作的便民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并可以在看守所或监狱开庭审理。当然,如果被告委托了代理人出庭,也可以不需要到监狱开庭。此外,被告因被羁押无法出庭并不属于《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被告无法出庭主要是客观原因,而不是主观不愿意出庭。法院可以将被告从羁押场所提到法院开庭,或在羁押场所内开庭。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还是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其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与其他人平等。因此,人民法院不应进行缺席审理,也不能作出缺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