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民事赔偿责任标准
时间:2024-10-1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交通事故中民事赔偿责任标准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具体界定有哪些?在特定情况下,机动车一方完全免除责任。这一规定又包含哪些含义?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交通事故中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标准
严格责任原则的适用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一方应承担责任。这一规定采用了严格责任原则,即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该原则,无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失都应承担民事责任。由于机动车作为高速运输工具,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减轻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即使采用严格责任原则,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在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减轻:一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二是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不能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满足上述条件,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仅会被减轻,而不是免除或不负任何责任。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确保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时也要承担部分损害后果,但只要损害后果不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就不能完全免除责任。
机动车一方完全免除责任的特殊情况
在特定情况下,机动车一方可以完全免除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例如,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出于自杀或非法谋取保险赔偿等目的故意造成交通事故时,机动车一方完全免责,所有后果由造成该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承担。
公安机关的处理程序
事故现场的处理
根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立即派遣交通警察前往现场。交通警察首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根据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相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及时处理交通事故,保护受伤人员,并为后续的赔偿和法律程序提供证据支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误工费的赔偿期限标准
我国法律规定的误工费赔偿期限标准。误工费的计算基于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其中误工时间由医疗机构证明确定,收入状况则根据固定收入或最近三年平均收入计算。交通事故产生的误工费先由交强险额度内赔偿,超出部分由责任方承担,并由其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超
-
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责任
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责任及相关赔偿问题。受伤人员在完成治疗后不出院,车主不再支付医疗费用,双方可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等。医疗费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争议时,赔偿义务人要承担举证责任。其他赔偿项目如误工费用、护理费
-
过错责任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该原则要求行为人基于自身过错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文章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这些要件根据法律规定,确保了侵权
-
勘查交通肇事逃逸现场的一般程序
交通肇事逃逸现场勘查的一般程序。包括撤离现场、快速处置、现场勘查、签名确认、扣留相关证件以及预约事故处理时间等环节。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确保及时、全面、准确。事后展开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
停车场不小心蹭到别人的车怎么办
-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要坐牢吗
-
工程索赔的分类及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