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承担人应在论证基础上,提交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此外,还需要提出开发用地申请。
县国土局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并到实地核实相关情况,指导项目承担人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绘出项目区。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填写开发整理项目呈报表,报县政府,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对于符合要求的土地开发项目,可先行按规定报批开发用地手续。
根据申报项目的面积、资金筹措方式等不同,立项批准分为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
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设与投资控制规模、新增耕地率等要求,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投资计划与预算建议。中央承担的项目由国土部土地整理中心编制,地方承担的项目由省国土部门编制。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其中应包括权属问题,并进行公告。同时,对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等进行监督。
项目承担人在竣工后应编写自查报告,并提交初验部门进行初验申请。初验合格后,由初验部门提交终验部门进行终验申请。终验合格后,颁发验收合格证或下发批准文件。
按照相关规定,对权属和地类等进行划分和登记,并及时利用开发整理的土地。
编写项目运行管理情况及评价报告,并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土地一级开发的整个流程及相关手续。从申请阶段开始,经过预审、编制实施方案、联审会审议、确定开发主体、办理相关手续、涉及农用和国有建设用地的手续、征地拆迁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阶段,最终完成土地一级开发并通过验收。整个流程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手续,包括规划
动迁过程中缺乏土地使用证的解决方法,包括配套商品房的产权归属和交易问题,个人房产开发中的替换房屋的土地证办理流程。同时介绍了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产权调换、作价补偿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房地产开发流程中的土地出让方式,包括协议方式、招标方式和拍卖方式。协议方式适用于特定要求的项目,招标方式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受让人,拍卖方式适用于中小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商业性用地。同时,也介绍了土地出让方式的流程规定,包括发布挂牌公告、出售挂牌文件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