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方式是指由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与特定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协议方式的特点是在合同条款中有较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确定土地使用费(即出让金)方面,可以在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价的基础上进行协商。然而,协议方式的竞争性较差,价格和规划设计条件等方面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主要适用于专业性强、有特定要求或者无法进行拍卖和招标方式的项目。
招标方式是指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出让土地使用权,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要约邀请,并在众多投标人中选择条件适宜的受让人订立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招标方式有利于出让方选择合适的受让人,因此一般适用于开发性或有较高技术性要求的建设性用地。
拍卖方式是指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售,将报价最高的竞买人作为受让人,与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拍卖方式可以使国家获得较高的土地使用费,但对竞买者的开发能力和资质信誉方面的审查控制相对较薄弱,因此适用于要求不高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和已经开发成熟的商业性用地使用权的出让。
出让人在挂牌开始前至少20天发布挂牌公告,公布挂牌出让宗地的基本情况、挂牌时间和地点。
在挂牌公告规定的时间内出售挂牌文件,并组织现场踏勘。
在挂牌公告规定的时间内,竞买人需携带竞买申请书、营业执照副本、房地产开发资质证明(除非另有规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并缴纳竞买保证金办理竞买申请。
根据挂牌文件要求,对竞买人的开发资质、诚信纪录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者将被通知参加挂牌活动。
在挂牌公告规定的时间和交易场所,出让人将宗地的地块情况、最新报价等信息公布,并不断接受新的报价,更新显示挂牌报价。
在挂牌公告规定的截止时间确定竞买人,竞得人与出让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同时缴纳定金。
挂牌活动结束后的法定期限内,出让人将挂牌出让结果在土地有形市场或指定的场所、媒介公布,并退还竞买保证金。
按照成交确认书的约定时间,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易县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文中指出,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受到严格限制,只有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原因导致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另外,转让过程中涉及多种税收,包括营业税、印花税、契税和土地增
卖房子时是否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的问题。如果房屋使用的土地是通过出让方式获得的,或在划拨的国有土地上卖房,都需要支付土地出让金。根据相关规定,土地使用者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支付出让金并办理相关手续,税费计算方式根据实际成交价和基准地价等因素进行。
闲置土地调查通知书和土地出让方式的相关内容。通知书需包含土地使用权人的信息、土地基本情况和认定土地闲置的事实等。土地出让方式包括拍卖、招标和协议出让,其中协议出让仅限于特定范围如工业用地、公益性非营利性用地等。
已建房屋土地的出让条件。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可以重新出让,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补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经过政府审批,分为补办出让手续和免办手续两种情形。其中,免办手续的房地产项目包括特定用途用地、经济适用住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