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限制高消费能否自动解除

限制高消费能否自动解除

时间:2024-04-14 浏览:6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01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被执行人不履行法院判决书的,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进行信用惩戒和限制高消费,那么限制高消费能不能自动解除?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限制高消费能否自动解除的法律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限制高消费的处罚是不会自动解除的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明确了限制高消费的解除条件。根据该规定,限制高消费的处罚不会自动解除,除非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履行法律文书或者经申请执行人同意。

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条件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解除限制消费令的条件包括以下情况:

1. 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

2. 经申请执行人同意。

此外,如果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在规定的通知或公告范围内及时解除限制消费令。

限制高消费的具体方法

限制高消费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情况:

1. 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高级舱位

被执行人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2. 在高级场所进行高消费

被执行人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3. 购买不动产或进行高档装修

被执行人购买不动产或者进行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

4.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被执行人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进行办公。

5. 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

被执行人购买非经营必需的车辆。

6. 旅游、度假

被执行人进行旅游、度假等消费行为。

7.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被执行人将子女送往高收费私立学校就读。

8. 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被执行人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9. 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被执行人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被执行人为单位的情况下,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上述行为。如果个人以个人财产实施上述行为,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申请。执行法院经审查属实后,应予准许。这意味着,如果强制执行时只告了公司,而公司又被法院列入失信人,那么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就是老板个人就相应不能高消费,而且其个人账户也会被冻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 协商解决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

  • 审监庭调解、和解工作经验总结
  •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