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民诉法审判员包括哪些人员

民诉法审判员包括哪些人员

时间:2024-06-21 浏览:1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014
我们都知道作为任何一场诉讼案件往往在法院开庭时,都必须拥有齐备的人员到场才可以完成整个诉讼程序,其中有着法官原告,被告陪审员以及审判员等等, 当然对于这些人员的构成法律也是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那么民诉法审判员包括哪些人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事诉讼中的审判人员及其回避情形

一、法院方面

在民事诉讼中,法院方面的人员包括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和法警。

二、原告方面

原告方面的人员包括原告、原告代理人/辩护人以及原告代理律师。

三、被告方面

被告方面的人员包括被告、被告代理人/辩护人以及被告代理律师。

四、其他可能相关人员

其他可能与案件相关的人员包括相关证人、公诉人和旁听人员。

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的回避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应当自行回避,并且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与当事人有亲属关系

如果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近亲属关系,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如果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三、与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

如果审判人员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会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他们应当自行回避。

如果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对于有上述行为的审判人员,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述回避规定同样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当说明理由,并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得知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对于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除外。

审判长在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情况,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情况,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情况,由审判长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请法院调查证据的条件

    申请法院调查证据的条件和手续。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证据,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种类包括档案材料、涉及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等。申请时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包括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证据内容和调查原因等,且申请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

  • 公诉案件中的诉讼代理

    公诉案件中的诉讼代理相关规定。包括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等有权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委托诉讼代理人,以及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案件审查或受理自诉案件时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相关人员的权利。同时,文章还涉及庭审程序中的公告、权利告知、陈述、讯问、证据呈

  •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刑事民事诉讼模式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 民事诉讼一审开始阶段的流程

    民事诉讼一审开始阶段的流程,包括宣布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入庭,核对诉讼参与人身份,宣布法庭纪律,审判人员入庭以及宣布开庭等步骤。在庭审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法庭纪律,以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

  • 二审行政判决书格式
  • 代理的概念和分类
  • 代理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