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法
在诉讼请求的程序和实体证据清理中,根据法律进行分析、判断,并确定是否提交证据。对于复杂的案件,律师需要从一系列材料中分析筛选出有利于当事人的证据。不应将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提交给法庭,特别是原告律师应特别重视这一点。
2. 形式
证据清单的格式要求:标题应明确写明是“***与***间***纠纷案件原告(被告)证据清单”,如果是被告,还需写上法院的案号。下面是一个表格,包括证据编号、证据名称、证据来源、页数、份数、复印件/原件、证明内容。对于多个证据证明同一个事实的情况,可以编为一组,共同证明一个事实。证明内容要条理分明,对于证明的多个事实应当写明,采用1、2、3的形式,以便让审判人员一看就清楚。
3. 庭审中的举证方式
在开庭时要向法庭说明提供的是证据清单中的第几组证据,这组证据有几份,具体名称是什么,证明什么内容。在庭前应将所有证据的原件按顺序摆放在桌子上。
1. 质证准备
收到对方的证据后,律师应与当事人紧密沟通,形成质证观点,主要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对于复杂的案件,律师还应逐一对对方的证据提出质证意见,以便在庭审过程中有所准备,并在庭审后根据庭审情况作修正。
2. 质证技巧
质证时要围绕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展开。要逐一识别、判断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是否存在瑕疵或伪造的痕迹,证据本身内容是否矛盾,证据是否与本案存在关联性,证据是否能达到对方所说的证明目的,证据是否与无需举证的事实相违背。质证意见要有层次感,要从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3. 对常见证据的质证内容
A. 公证书:要确认公证是否是有地域管辖的,公证只能证明签字行为的真实性,不能证明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或合法性。
B. 鉴定报告:要确认鉴定的委托人、鉴定机构和人员的资格证书,并检查鉴定的依据和过程。
C. 传真件:传真件非原件,不能单独作为证据,必须有其他证据相佐证才能使用。
D. 录音录像资料:要确认资料中的双方身份,并检查是否有剪接或拼凑的痕迹。
E. 证人证言:要与当事人沟通,确认证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了解案件事实的程度以及与双方的利害关系。
F. 补强证据:要根据《证据规定》的规则判断是否适用补强证据规则,并否认对方提出的其他补强证据。
1. 文字表达技巧
律师在庭前应写好代理词、辩护词,确保文字组织准确、合理布局,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2. 语言表达技巧
律师在庭审辩论中应口齿清楚,发音准确,音调和谐,快慢适度。要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以提高辩论的感染力。
3. 形象技巧
律师在庭审中应有风度,举止大方,不卑不亢,具有刚柔并济的形象。同时要善于控制情绪,在任何情形下都应举止大方,沉稳有序。
1. 先声夺势法
通过提前准备,选择对己方有利的问题进行全面论证,以达到先入为主,争取主动的庭辩战术。
2. 避实就虚法
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选择对方回避的地方进行进攻,直到把问题辩论清楚。
3. 设问否定法
在设问时隐藏辩论目的,逐一提问,让对方无法回避,最终达到辩论胜利的目的。
4. 间接否定法
不直接指向对方,而是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论证,使对方无法自圆其说。
5. 以退为进法
通过后发制人,了解对方观点的破绽和弱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使对方陷入被动。
律师在证据质证和法庭辩论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证据质证中,律师应根据法律分析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并准备质证意见。在法庭辩论中,律师应具备良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运用谋略和具体技巧,以达到预期的辩论效果。
审理前的准备工作、法庭审理开始阶段的工作、法庭审理过程、合议庭评议以及第一审程序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法院应在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并通知开庭时间和地点。对于应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公告相关信息。审理过程包括陈述行政争议、举证和质证、辩论和最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的流程。当事人提起诉讼后,法院将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之后,法院会进行审理前准备,并通知诉讼参与人开庭。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据等。法庭还会进行辩论,并最终作出判决。如有可能,法庭会进行调解。整个一审程序应
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的详细流程,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宣判等环节。起诉需递交诉状,法院审查后符合条件的将立案并通知缴费,不符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等步骤。同时,本文还引用了《中华人民共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的流程。当事人需提交起诉状,法院审查后受理并立案。法院会通知被告并提出答辩状,然后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前准备。开庭审理包括通知诉讼参与人、核对身份、宣布纪律、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步骤。案件应在六个月内审结,如需要延长需经院长批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