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点是指当事人在案件中对于事实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持相反意见,且这些问题会影响案件处理结果。争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当事人对于争点的存在与否、应当适用与否持相反意见,并且无法达成一致。因此,那些当事人没有争议的问题不应被列为争点。
争点可以是事实问题,即对于案件中发生的具体事实的争议,也可以是法律适用问题,即对于适用何种法律规定的争议。
争点对于案件的处理结果具有法律上的意义。因此,与案件处理结果无关的争议不应被列为争点。
民事审判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发现争点、固定争点、处理争点的过程。在原告起诉和被告答辩之后,争点一般可以确定下来。在开庭审理中,当事人围绕争点进行举证、质证,展开辩论。在民事判决书中,法官根据争点分析证据,认定事实,并在“本院认为”部分对于法律适用争点进行论证。
争点在民事审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贯穿整个审判过程,从原告的起诉到最终的民事判决书。把握争点可以明确诉讼的内容和目标。当事人和法官只有明确了争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举证、辩论和审理。这样才不会出现应提交的证据未提交或不必要提交的证据过多的情况。法官明确了争点,才能引导辩论,写出心证公开、说理透彻深刻的民事判决书。因此,把握好争点对于实现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拆迁补偿的法律概念、法律依据、补偿方式以及相关的计算方式。拆迁补偿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进行,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结合型补偿。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拆迁补偿进入民主化、多元化新时代,并引入了二次征询和申请评估复核制度。拆迁补偿计算涉及房
保全的概念及其相关议题。保全涉及到保险公司在契约变更等项目的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涉及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法律制度。证据保全旨在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涉及固定保管、预先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财产保全是一种预防性措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刑法规范的分类及其作用。文章介绍了授权性、禁止性和义务性刑法规范的概念和作用,并指出在刑事立法中应合理设置这些规范的数量和种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确定性、准用性和委任性刑法规范的特点,并强调了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刑罚,保证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