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适用范围单纯
传统的简易程序是根据诉讼标的额或纠纷的性质及复杂性进行划分的,而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更加单纯,主要限于债权债务纠纷,也可以在一般侵权、邻里纠纷、租借纠纷、交通事故纠纷中采用。小额诉讼程序通常被设立为独立于一般简易程序的特别程序。(二) 程序简便
小额诉讼程序的运作完全按照常识化的方式进行。起诉状和答辩可以采用法院印制好的表格,也可以口头进行;开庭可以在休息日甚至晚间进行;不进行证据开示;不设陪审团;简化证据调查;甚至无需法庭记录;判决也只是宣布结果,而不必说明理由。整个程序都是在非正规的方式中进行,当事人一般不需律师即可操作。此外,小额程序一般不允许反诉,可以缺席判决,而且一般不准许上诉,这进一步增加了程序的简便性。(三) 注重调解
小额诉讼一般采取调解与审判一体化的方式。在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原被告直接对话,法官也不使用晦涩难懂的法律语言,而是积极规劝促成当事人的和解。在听取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之后,往往会在他们争执不下时,直接提出赔偿建议。(四) 低成本和高效率
小额诉讼程序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即低成本和高效率。例如,美国的小额诉讼程序完全免费或只收取约20美元的诉讼费。由于无需律师费和鉴定等费用,不仅原告不会因高成本而放弃自己的小额权利,被告的负担也得以减轻。纠纷可以通过一次从十几分钟到数小时的审理解决。(五) 民事诉讼程序
从形式和性质上看,小额诉讼程序属于一种民事诉讼程序,原则上由职业法官主持审判,因而与各种法院附设的非诉讼程序存在明确的区别。小额诉讼程序本身仍属于法院诉讼活动的组成部分,旨在为公民提供一种低成本的简便的司法救济。在小额诉讼程序中,法官的职权和自由裁量权得到积极发挥。然而,近年来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小额程序逐渐开始与非诉讼程序接近和融合,从而加大了小额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差异。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刑事民事诉讼模式。平行式模式强调民事诉讼独立性,将其与刑事诉讼完全分离;而附带式模式则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其中法国式立法鼓励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提出民事赔偿救济,而德国的实际操作更接近于美国模式,被害人更倾向于在刑事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如果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裁定转为普通程序,不适宜的情形包括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发回重审案件等。小额诉讼程序仅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构建我国的消费者小额诉讼制度,必须以简易、迅速、低成本理念为指导,保障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尤其是保障当事人诉诸司法的权利。因此,为保障小额争议的当事人的裁判请求权,在设计小额诉讼程序时,必须兼顾效率与公正的关系。小额诉讼程序的简化必须以不侵犯诉讼公正
实际上,小额诉讼程序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前者与一般简易程序并无严格区别,二者仅仅是诉讼标的额和简易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及其简易程序都属于小额诉讼程序的范畴。一般而言,在小额诉讼程序中法官的职权和自由裁量权都得到积极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