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破产法与相关民事法律的不同

破产法与相关民事法律的不同

时间:2025-01-20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241
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民商事立法大体都是两种模式:要么民商合一,要么民商分立,将商法作为民法特别法的模式也有,但属特例。显而易见,从破产法的角度来看,民商合一的立法体制中,破产法与相关民事法律的不同。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你们解答。

破产抵销权与民法抵销权的区别

第一点:抵销权人的限制

根据破产法,破产抵销权仅限于破产债权人主张,而民法上的抵销权则不受此限制,负债务的双方当事人均可主张。这种差异是由于破产制度本身的特征所导致的。

第二点:抵销条件的限制

破产抵销权的行使不受债务种类和履行期限的限制。而民法上的抵销权则要求债务标的种类相同且两者均已到期。因此,种类不同的债务不能相互抵销,未到期的债务也不能抵销。然而,在破产宣告后,所有债务都转换为金钱债务并且都被视为已到期债务。

第三点:抵销债务的形成时间

破产抵销中的债务必须是破产债权人在破产宣告前对破产人所负的债务。而民法对可抵销债务的形成时间并无限制。

破产债权与民法一般债权的区别

第一点:破产债权的性质

破产债权是针对破产人的一种财产上的请求权,原则上基于破产宣告而发生。这种债权可以通过破产程序得到满足,即在债权人申报债权并得到查实后,从破产财产中得到清偿。破产债权与破产费用请求权、取回权以及担保债权人的除权是有区别的。

第二点:公益债务的性质

公益债务是指破产程序中为全体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债务,由债务人财产及其管理人承担。这种债务是为了增加债务人财产而产生的,比如履行双务合同等。公益债务更具有积极意义。

破产费用与公益债务的区别

在《企业破产法》中,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都有相应的规定。由于破产费用优先于公益债务受偿,因此区分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的破产实践和理论分析,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范围的差异

破产费用是指破产程序进行和债务人财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规性和程序性支出,具有消极意味。而公益债务是为使债权人共同受益而产生的债务,如为增加债务人财产而履行双务合同等,更具积极意味。

产生原因的差异

破产费用主要是由于破产管理人对债务人财产的管理行为所引起的,包括对破产财产进行管理、变价、分配,聘任工作人员以及破产管理人的费用报酬等。而公益债务则主要是由债务人财产为主要发生原因,履行双务合同的目的是增加债务人财产。公益债务的产生源于破产财产的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以及给他人造成损失等情况。尽管存在差别,但在认定破产费用和公益债务时,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需要明确的是,破产费用仅限于必要的破产财产管理性和程序性支出,即那些不支出破产程序就无法进行的费用,其范围应严格控制。

不适用破产抵销的情形

根据《破产法》,以下四种情形不适用破产抵销:

第一种情形

破产债权人在破产宣告后对破产人负担的债务不能抵销。

第二种情形

破产债权人已知破产人有停止支付或破产申请的事实,而对破产人负担的债务不能抵销。

第三种情形

破产债权人已知破产人有停止支付或破产申请的事实,而对破产人负担的债务不能抵销。

第四种情形

破产人的债务人在破产宣告前已知破产人有停止支付或破产申请的事实,而对破产人取得的债权不能抵销。但是,债权人因为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1年前发生的原因而取得债权的情况除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国家对于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及补充规定

    中国民事法律援助的规定及补充规定,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民事法律援助的补充权限和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具体条件。文章还介绍了法律援助申请的程序,如审查时间、重新审议的程序等。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公民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 欠缺合同要件的后果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的法律约束力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对于需要批准或登记才能生效的合同,未办理相关手续会影响合同的效力。合同生效需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生效要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合同的生效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 委托炒股协议的法律效力和注意事项
  • 法院调解书丢失的处理方法及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