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要件如何审查

时间:2024-06-24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0405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保障当事人诉权

我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已经将立案审查制度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度,以确保当事人的诉权得到保障。然而,实施立案登记制并不意味着诉讼要件就不再受到审查,那么诉讼要件如何进行审查呢?

一、变实质审查为形式审查

对于民事案件,《意见》规定,“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属于人民法院主管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的”应当登记立案。该规定的关键在于“有”,这意味着只要“有”这些形式要件,就应当立案。至于这些要件是否合理,案件是否最终能胜诉,并不是立案阶段所考虑的范围。同时,再次重申全面清理和废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土政策”。

二、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者给出帮助与救济

一方面,要求法院对于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进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以避免当事人走冤枉路。另一方面,对于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明确要求法院必须依法作出裁决,给当事人一个说法,并使其行使上诉及申诉权有了法律凭证。

该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显然会引起案件增量。如果在司法资源不增加的前提下,要保障这些增量案件得到妥善处理,这将是各级法院面临的巨大挑战。对此,《意见》提出了制裁违法滥诉、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完善庭前准备程序等多项举措。在防止不端者滥用制度、徒增各方诉累的同时,也提出了提高纠纷化解效率的解决方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申诉人主动要求撤诉的程序

    申诉人主动要求撤诉的程序。申诉人需提交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法院立案后会分配承办法官。若申诉人决定撤诉,需提交撤诉申请并遵守法律。法院审查后若无违规行为,将裁定准予撤诉并减半收取已交费用。

  • 我国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从立案审查制到立案登记制

    中国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的改革,从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并强调形式审查的重要性。为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对于满足形式要件的案件应予以立案,同时废除不合法律的立案“土政策”。对于一次性立案未成功的当事人,提供救济和帮助。面对可能的案件增量,通过制裁违

  • 协议离婚手续的办理及离婚证的法律效力

    协议离婚手续的办理流程以及离婚证的法律效力。协议离婚需按照法定程序办理离婚登记,包括申请和审查两个步骤。离婚证是证明婚姻关系正式解除的凭证,具有履行义务和国际认可等法律效力。办理离婚时需遵循相关法规和程序,以确保离婚证的有效性。

  • 深圳宝安区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

    深圳市宝安区针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的改革。通过法院、劳动监察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的资源整合,建立多方联动调节机制,并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调解成功率。试点以来,宝安区劳动争议联调工作室取得了显著成效,法院也支持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和终局性。

  •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
  • 军婚的法律规定
  • 租房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