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汇票是一种常见的票据形式,通常涉及三个当事人,分别是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
出票人是指工商企业在需要使用商业汇票时,作为票据的发出方。与银行汇票不同的是,商业汇票的出票人是工商企业,而非银行。
收款人是指商业汇票上明确载明的接收汇票金额的个人或机构。收款人的身份取决于以下情况:
A、如果出票人是债务人,则收款人应为与出票人有债权关系的个人或机构。债权人在收到票据后,可以向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或银行提示承兑,并在规定日期内收取款项。
B、如果出票人是债权人,则出票人本身就是收款人。在这种情况下,出票人作为债权人向债务人签发汇票,并由债务人向其开户银行提示承兑(并提供足够的资金),然后将汇票退还给出票人。原出票人可以在规定日期内通过银行收取债务人应付的金额。
付款人是指实际支付商业汇票金额的个人或机构。付款人的身份也取决于以下情况:
A、当出票人是债务人时,债权人成为票据收款人,可以持票向出票人的开户银行提示承兑,由该银行从出票人的银行存款中代为付款,出票人成为实际付款人。或者根据与出票人的约定,债权人可以向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提示承兑,该工商企业向债权人付款并成为实际付款人。
B、当出票人是债权人时,债务人收到票据后,可以持票向其开户银行提示承兑并提供充足的资金,由该银行从债务人的银行存款中代为付款,债务人成为实际付款人。或者根据与出票人的约定,债务人可以将收到的票据向与其有资金关系的其他工商企业提示承兑,然后将承兑的票据退还给出票人,该工商企业向出票人付款并成为实际付款人。
中国支票保证制度的缺失。中国票据法仅对汇票和本票有保证规定,未对支票实行明确的保证制度。这是因为支票的付款人特定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并且支票具有见票即付的特点,以保证支付迅速和携带方便。因此,为了维持支票的特性,中国票据法对支票没有规定保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包括付款币种的选择、汇票付款程序中的提示、支付和签收细节。若汇票为外币,按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如无特殊约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持票人需进行付款提示以保全追索权,付款人应在当日足额付款,并审查背书连续性
针对商业汇票逾期付款的情况,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起诉实际付款人。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不能兑现货款时,银行则将汇票退回销货单位,作为应收账款处理。由于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查,也无严格监督管理,仅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企业应特别注意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承兑汇票是由银行担任承兑人的一种可流通票据。付款人在汇票上注明承兑字样并签字后,就确认了对汇票的付款责任,并成为承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