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承兑 > 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的运用及风险分析

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的运用及风险分析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503

一、商业汇票融资运用的条件分析

企业融资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融资成本外,还要考虑融资风险的大小(基于商业信用的商业票据风险比较大),融资规模的大小,融资机动性的优劣(商业汇票机动性较强),融资的方便程度,甚至还要考虑融资顺序的先后,融资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融资时机恰当与否,以及其他因素等。

一般而言,对于票据业务,企业有两种选择,在贴现率较低时,选择票据贴现,表现为银行的票据融资;而当利率走高,企业选择票据质押贷款,这将计入一般贷款口径。

2007年以来,我国票据融资大幅下滑,固然有央行紧缩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票据融资的成本过高从而导致交易量大减。为什么2005和2006年初票据融资发展迅猛呢?究其原因,无非是由于当时票据利率不合理的结构形成票据融资成本过低,刺激了对汇票的需求大幅增长,银票贴现利率低于2.0%的情况都极为普遍,个别金融机构的贴现利率甚至达到了1.8%的水平,低于当年半年期存款利率,这为融资性票据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可以看出,融资成本依旧是商业汇票融资时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当贴现利率较低时,商业汇票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市场贷款利率,贴现利率等。

二、商业汇票融资方式分析

(一)根据融资方的不同

1.债权企业融资

为了解决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票据债权企业可以将持有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从而从银行取得一笔款项。这种活动的实质相当于用应收票据这种权属凭证作为质押物向银行取得一笔质押借款,而且这种借款的一个好处就是其利率要比正常的短期借款略低。另外,对于银行限定了贷款额度的企业,利用应收票据贴现这种途径不失为一个变相获得借款的好渠道,其实质相当于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贷款额度。

2.债务企业融资

在具有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特别是在关联企业之间,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就是互相开具商业承兑汇票,让债权企业用商业承兑汇票先向银行贴现,然后再将从银行取得的贴现款转划给原票据债务企业,从而达到原票据债务企业从银行融资的目的。这种融资是通过原票据债权企业而间接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时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目的主要是向银行融资,故这种票据金额可能是真实的交易,也可能不是真实的交易。对于票据到期后,可能是由原票据债务企业向银行偿还款项,也可能是由原票据债权企业向银行偿还,然后再向原票据债务企业收取款项。但不管最终是由谁向银行偿还款项,原票据债务企业均已经达到了通过原票据债权企业向银行融资的目的。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原票据债权企业可以让原票据债务企业就原票据金额重新再开具一张商业承兑汇票,从而循环上面的融资过程(当然,也可以以其他金额或新发生的交易金额来开具新的商业承兑汇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即期汇票的付款方式,包括付款币种的选择、汇票付款程序中的提示、支付和签收细节。若汇票为外币,按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如无特殊约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持票人需进行付款提示以保全追索权,付款人应在当日足额付款,并审查背书连续性

  • 承兑商业汇票有什么意思

      承兑商业汇票,一般是由银行办理承兑汇票业务的,持票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承兑相应的汇票。那么承兑商业汇票有什么意思?承兑汇票时的风险如何防范?经购货人承兑的称“商业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的称“银行承兑汇票”。  以上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关于

  • 商业承兑汇票风险是什么

    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完全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无需向银行圈存资金。由于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查,也无严格监督管理,仅以企业信用为基础,存在着极大的风险,企业应特别注意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而票据法规不尽完善,使内控制度不严密,企业提供担保流

  • 票据承兑的分类

    习惯上,我们把由企业自身承兑的汇票统称为商业承兑汇票;由专业票据承兑所和商业银行承兑的汇票,统称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是指经个人或企业承兑过的商业汇票,它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不如银行信用稳妥,风险较大,一般不易在市场上被接受和流通。

  • 商业承兑汇票融资的运用及风险分析
  • 商业承兑汇票期限最长是多久
  • 商业承兑汇票风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