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承兑 > 汇票承兑的程序

汇票承兑的程序

时间:2024-05-2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1512

承兑行为的定义与要求

承兑行为是指远期汇票付款人根据票据上的记录和签章,将票据交付给请求承兑的人,并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行为。这一行为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

一、提示承兑的含义和作用

提示承兑,也被称为“见票”,是指持票人根据法律规定,向付款人实际出示和交付票据,并请求付款人在票据上表示在票据到期日愿意付款的行为。提示承兑是付款人进行承兑行为的前提,其目的在于保护持票人的票据权益。

1. 提示承兑的期限

根据《票据法》第39条和第40条的规定,持票人必须在规定的承兑提示期限内进行承兑的提示。具体规定如下:
  • 对于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 对于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第87条的规定,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具体规定如下:
  • 定日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从出票日起计算;
  • 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按月计算,从出票日起计算;
  •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期限按月计算,从承兑或拒绝承兑日起计算。
如果持票人违反上述提示期限规则,到期未将远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将导致其承兑请求权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根据《票据法》第40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汇票,持票人将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追索权不包括对票据出票人的追索权。

2. 票据的交付

根据《票据法》第41条的规定,持票人在进行承兑提示时,应当将合法形式的票据交付给付款人,并请求付款人承兑。付款人在收到持票人提示承兑的汇票时,应当向持票人签发收据,该收据应当明确记录汇票提示承兑的日期并加盖签章。这份收据是持票人已经进行提示承兑的证明。如果付款人承兑后未在票据上记录承兑日期,那么根据规定,收据上所记录的日期的第三天将被视为承兑日期。

二、承兑的定义和承兑人的要求

1. 承兑的含义

承兑是指远期承兑票据的承兑人根据法律规定,表示愿意承担现金付款或转账付款义务的行为。这一行为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定义和要求。

2. 承兑人与承兑审查

远期承兑票据的承兑人应当是票据法意义上的付款人。在我国,目前该承兑人仅应为将承担现金付款或转账付款义务的付款银行机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放弃追索权后的追索问题

    放弃票据追索权后的追索问题,指出放弃追索权不等于放弃票据占有权,仍可行使票据追索权。汇票追索权的行使条件包括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等。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需提供拒绝证明或退票理由书等证明文件。票据追索权包括期前追索权、期后追索权和再追索权。承兑人或付款人

  • 商业汇票结算的法律特点

    商业汇票结算的法律特点,包括其适用范围、使用对象、承兑的法律效力、贴现和资金融通功能,以及地域和起点限制、记名和转让等方面的内容。商业汇票结算适用于根据购销合同的商品交易,其使用对象限于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法人。汇票必须经过承兑才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可以进

  • 保证人在汇票上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关于保证人在汇票上的要求,包括保证字样的标明、保证人名称住所、被保证人名称、保证日期和签章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银行承兑汇款的提示付款期限和银行付款时间,以及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和优势。

  • 追索权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有关追索权的规定。当汇票被拒绝付款或承兑时,持票人有权对背书人、出票人及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持票人需提供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证明,并在规定期限内书面通知前手被拒绝事由。汇票出票人、背书人等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对任何

  • 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 融资模式和融资方式的规定有哪些
  • 企业常用融资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