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的持票人通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取得汇票的持票人身份。第一种情况是通过合法的转让方式取得汇票的最后持票人身份。第二种情况是在债务人履行了票据义务后取得票据,从而享有与持票人同等的权利。前一种持票人行使的追索权称为初次追索权,后一种持票人因向初次追索权人履行了票据义务而获得的追索权则称为再追索权。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汇票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持票人可以不按照汇票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形式追索权。但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背书人都能成为被追索人,如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的背书人,对其直接后手以为的后手不承担票据责任;委托收款背书的背书人,由于其目的不在于转让票据权利,故不产生担保付款的责任,不能成为追索人。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条件包括以下情况:
(1) 汇票被拒绝承兑;
(2) 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
(3) 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通常情况下,持票人行使的追索权大多为到期追索。
持票人行使追索权需要依法履行一定的保全手续,包括:
(1) 在汇票的承兑提示期内和付款提示期内向付款人依法进行承兑提示和付款提示。汇票未按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2) 持票人需要依法取得拒绝证明或者退票理由书以及其他合法证明。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拒绝承兑或者付款时,必须出具拒绝证明或者退票理由书。未出具拒绝证明或者退票理由书的,应当承担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七十条的规定,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以下金额和费用:
(1) 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2) 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期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
(3) 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根据《票据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被追索人清偿后,可以向其他汇票债务人行使再追索权,请求其他汇票债务人支付已清偿的全部金额、前项金额自清偿之日起至再追索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以及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保兑行作为保证人在票据法中的追索权。在履行付款责任后,保兑行对票据债务人享有追索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了汇票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并列举了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的情形。此外,票据具有汇兑、支付、信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
中国票据法中有关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的要求和责任。持票人需出具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相关证明,包括拒绝证明、其他证明、司法文书和行政处罚决定等。持票人在收到相关证明后必须及时通知其前手,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通知可通过邮寄方式发出,以邮寄时间为准。
在对其他企业进行收购的时候,其实是企业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当然也是在具有一定资格的情况下,才能对其他企业顺利进行收购。而收购企业有一定的程序要求,这是收购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了解的。收购股权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及财务问题,整个收购过程可能需要历经较
依据公司法第184条第2款,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二个以上公司合并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对合并协议应包括哪些主要条款,公司法没有规定。表明我国公司法赋予了参与合并的公司债权人异议有阻止合并程序进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