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未能获得付款、期前未能获得承兑或其他法定原因导致无法行使票据权利后,可以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及其他法定款项的一种票据权利。追索权主要针对票据上的次债务人,如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等。
追索权的发生需要满足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
实质条件包括以下情形之一:1)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2)汇票在到期日前被拒绝承兑;3)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4)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被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形式条件是指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必须履行一定的保全手续,以确保追索权不会丧失。这些保全手续包括:1)在法定提示期限内提示承兑或付款;2)在不获承兑或付款时,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拒绝证明。
追索权的行使包括以下步骤:
1)发出追索通知:持票人应在收到拒绝承兑或付款的证明后的3日内书面通知其前手,前手也应在收到通知后的3日内书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时向所有汇票债务人发出书面通知。
2)确定追索对象:持票人可以对任何一人、数人或全体票据债务人行使追索权。被追索人包括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等。
3)请求清偿金额和受领: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利息和相关费用。被追索人在清偿金额时应交出汇票和拒绝证明,并出具收据。被追索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话,可以拒绝清偿金额和费用。
被追索人清偿债务后,其票据责任解除。
转账支票未送存的票据追索权问题。根据票据法规定,转账支票未送存不会影响支票的追索权。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等情形下,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同时,支票分为支取现金和转账支票,各有特定用途。支票出票后的效力涉及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的责任与权利。出票人承担保证
中国票据法中有关持票人在行使追索权时的要求和责任。持票人需出具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的相关证明,包括拒绝证明、其他证明、司法文书和行政处罚决定等。持票人在收到相关证明后必须及时通知其前手,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通知可通过邮寄方式发出,以邮寄时间为准。
汇票上的拒绝事由通知的相关内容。文章介绍了通知的定义、定性的分歧以及我国的相关立法模式。同时,文章还讨论了通知义务人的免责情况,确定了追索对象,并介绍了被追索人清偿和追索人受偿的相关内容。
《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一款关于委托收款背书的条款。规定指出,被背书人在汇票上取得委托收款权利后,可代表背书人行使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等,但不能转让票据等处分权利。委托收款背书的生效条件需持票人依法背书并交付。同时,其他背书方式也需遵循相应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