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票据法的规定,本票的出票人资格由中国人民银行审定。票据法并没有具体限定本票的出票人资格,而是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现实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出票人的范围。这样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既全面考虑了本票的功能,又考虑了未来可能的调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票据管理实施办法》,银行本票的出票人必须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办理银行本票业务的银行,这对本票的出票人设定了相对严格的限制。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保证能够履行支付义务。出票人签发本票即表示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在票据关系中,出票人是主债务人,承担着首要、绝对和最终的付款责任,与汇票的出票人不同,后者只在汇票未被承兑或付款时才承担保证付款责任。
即使本票的持票人未按规定期限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如果有背书人对被背书人承担了偿还义务,该背书人有权以持票人的身份对其前手进行追索,直至追索到出票人。只有出票人履行付款义务后,票据关系才算最后消灭。因此,如果出票人在签发本票时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当持票人提示见票时,出票人将无力支付本票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从而必然损害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合法权益,妨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为了防止出票人滥发本票,维护金融秩序,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资金保证。
汇票、本票和支票之间的区别。三种票据都具有出票、背书、承兑和付款等基本条件,但它们在当事人构成、资金关系、主债务人、承兑要求、担保责任、追索权以及有效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支票通常为即期支付工具,有效期较短;汇票可以是远期,需要承兑;本票的出票人和付
本票出票人资格的审定和资金保证。本票的出票人资格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现实需要审定,对其限制较为严格。出票人必须具备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承担首要、绝对和最终的付款责任,即使持票人未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
中国本票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其作为见票即付的票据的性质、出票人的资格要求和支付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本票与其他票据如汇票和支票的区别,以及中国本票的特殊性,如只能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出票人必须有可靠的资金来源等规定。
中国《票据法》规定的本票定义和特征。本票是一种书面支付承诺,由出票人签发并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其特征包括作为一种票据的所有性质以及自付证券,出票人承担绝对付款责任。此外,本票无需承兑即可保证付款。在国际贸易中,本票通常指银行本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