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票见票是指出票人根据持票人的提示,在本票上记录见票字样、日期并签名,以确定见票后定期付款本票的到期日。
本票见票的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票仅限于见票后定期付款本票;见票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到期日;见票是出票人在本票上记录见票字样、日期并签名的行为。根据我国票据法,只承认见票即付本票,没有见票后定期付款本票的概念,因此本票见票的问题并不存在。
本票见票程序指的是持票人在提示期间内向出票人提示见票,并请求出票人签发见票字样、日期及签名的过程。因此,本票见票程序可以分为两个步骤:
见票提示是指持有见票后定期付款本票的持票人在法定期间内向出票人提示见票,以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不同国家对于提示期间的规定有所不同,《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规定见票提示期间为出票后的一年内,但可以通过约定缩短或延长见票提示期间。如果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间内提示见票,则会失去对出票人以外的所有前手的追索权。
持票人在提示期间内向出票人提示见票后,出票人应在一定时间内作出接受或拒绝见票的意思表示,并将本票交还给持票人。各国票据法一般未对出票人接受或拒绝见票的期间作出明确规定。如果出票人同意见票,则必须按照法定形式在本票上进行相应的意思表示,这种法定形式包括“见票”、“见票日期”和“出票人签章”三个要素,见票后的期限从载明见票的当日起算。如果出票人拒绝见票,则可以采取明示或默示方式,持票人应在提示见票期间内请求出票人提供拒绝证书。
本票见票的效力是指见票后产生的法律后果。本票见票产生以下效力:
如果持票人在提示见票期间内提示见票,而出票人接受了见票,则会产生确定本票到期日以及持票人在到期日请求付款的效力。
如果持票人在提示见票期间内提示见票,而出票人拒绝了见票,则持票人应在提示见票期间内要求出票人依法提供拒绝证书。从拒绝证书作成之日起计算到期日,持票人无需再为付款请求或拒绝作证书而行使追索权。
如果持票人在见票期间内提示见票,而出票人拒绝见票时未依法提供拒绝证书,或者持票人逾期提示见票,则持票人将失去对出票人以外的所有前手的追索权。
汇票、本票和支票之间的区别。三种票据都具有出票、背书、承兑和付款等基本条件,但它们在当事人构成、资金关系、主债务人、承兑要求、担保责任、追索权以及有效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支票通常为即期支付工具,有效期较短;汇票可以是远期,需要承兑;本票的出票人和付
本票的出票人资格和资金保证的相关内容。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定本票的出票人资格,出票人必须具备支付本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并承担首要、绝对和最终的付款责任。即使持票人未行使和保全票据权利,出票人仍需承担付款责任。票据法要求本票的出票人具备资金保证,以维护
本票的法律性质、分类、要素和任意记载、责任承担地和付款以及适用情况和用途。本票具有多种性质,包括自付证券和金钱债权证券等。本票可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分为多种类型。出票人必须具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并保证支付。本票的付款和责任承担地点有明确规定,未记载则以出票
本票的定义、分类和要素。本票是一种无条件书面承诺,由出票人签发,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本票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商业本票一般不具备再贴现的条件,而银行本票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广泛使用。本票的要素包括标明“本票”字样、无条件支付承诺、确定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