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是一种即期汇票,以银行为付款人,是汇票的特殊形式。根据法律规定,支票的金额不得超过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如果存款不足以支付支票金额,银行将拒绝向持票人支付。这种情况下的支票被称为空头支票,出票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为了避免支票丢失、被盗、空头等情况,并防止管理不善给单位带来经济损失,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支票结算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支票结算的管理和控制。
具体的支票管理措施包括:
(1) 支票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指定的出纳员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严防丢失和被盗。
(2) 支票、预留银行印鉴和支票密码单应分别存放,并由专人保管。
(3) 领用支票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填制专门的“支票领用单”,说明领用支票的用途、日期和金额,并由经办人员签章,经有关领导批准。
(4) 支票由指定的出纳员专人签发,出纳员根据经领导批准的“支票领用单”按规定签发支票,并在支票签发登记簿上记录。
(5) 各单位不得携带盖好印鉴的空白支票外出采购。如果采购金额事先难以确定,但实际情况需要使用空白转账支票结算,经单位领导同意后,出纳员可以签发具有特定内容的空白支票。
(6) 各单位签发空白支票时应设置“空白支票签发登记簿”,并实行空白支票领用销号制度,严格控制空白支票的签发。
(7) 建立和健全支票报账制度,及时报账,遇特殊情况与财务部门联系,以便合理安排使用资金。
(8) 为避免签发空头支票,各单位财务部门应定期与开户银行核对往来账,了解未达账项情况,准确掌握和控制银行存款余额,为决策提供信息。
(9) 为避免收受空头支票和无效支票,各单位应建立收受支票的审查制度。收款单位应规定必须在收到支票几天后才能发货,以便有足够时间将收受的支票提交银行办理收账手续。
(10) 一旦发生支票遗失,应立即向银行挂失或请求银行和收款单位协助防范。
支票保证和支票付款保证都是支票的一种担保制度,与支票的保付制度不同。
两者的保证人只对按时提示付款的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
持票人应在付款提示期限内提示请求付款,未获付款时,持票人应作成拒绝证书才能向发票人、背书人或其他票据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支票的发票人、背书人或其他票据债务人不因保证或付款保证而免除票据义务。
两种保证支票如未获得付款,其追索金额和再追索金额完全相同。
两者在因不可抗力的障碍导致持票人无法在法定期限内提示支票、作成拒绝证书或发出同等效力的声明时,都可以延长提示期限,并且自持票人对背书人发出不可抗力通知之日起15天后,即使在提示期限内发出通知,也无需提示、作成拒绝证书或发出同等效力的声明,可以直接行使追索权。
中国《票据法》对于支票出票人的效力规定。出票人签发支票后需承担担保支票付款责任,但不影响付款人的付款选择权。收款人享有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权利,但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仅为期待权,并非现实权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支票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支票的追索权及其法律责任。支票作为一种特殊的票据形式,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实现出票人的支付责任。当支票付款被拒绝或无法及时实现时,持票人有权向出票人追索付款并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票据责任。为保护持票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支票的追索权进行了保护,出票人应
期票和支票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期票是规定领取商品或货币日期的信用凭证,可分为一般期票和银行期票等,可以通过背书转让或贴现;而支票是一种即期汇票,以银行为付款人,可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者在使用方式、兑现时间和利息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
票据的付款期限以及银行汇票的使用步骤。对于见票即付的票据,其付款期限通常在发票日后一年内,但具体期限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支票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有所不同。此外,银行汇票的使用包括付款人委托银行办理汇票、签发汇票、异地结算等一系列步骤,实现钱货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