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如在投递过程中遗失,会带来很大的损失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在托收投递过程中的遗失分为两种情况:
1、交寄邮局后,在邮递过程中遗失;
2、邮局送达目的地,交由物业管理或承兑行收发部门签收后再遗失。
目前商业银行在委托收款中存在的缺陷:
1、用专用信函交由邮政部门发送,但按《邮政法》的规定邮政部门不对信函的内容负责,对票据遗失的赔偿责任也仅为邮资的两倍。
2、银行间缺少必要的交接手续。作为债权债务证明的银行承兑汇票,按理应该验票签收,但现行的签收办法只能证明付款行收到信函,而不能证明付款行收到票据。同样对托*行来说,邮政部门的发件单只能证明托*行发出了信函,而不能证明其发出了票据。因此,一旦在委托收款过程中发生了票据遗失,托*行只能通过公示催告等手段申请票据权利,由于法律程序繁复,会给托*行带来一定损失。
因此,有些承兑行收到委托收款信函后,因保管不善而遗失,但其刻意利用目前委托收款操作中存在的缺陷,规避了其应承担的全部责任,致使持票人承担了本不应承担的损失。对于这类票据纠纷而形成的诉讼,持票人在法庭上的举证就非常重要。
为规避这一风险,持票人在脱手前应注意做好如下准备:
1、与邮局签订协议,在协议中明确约定,邮局对每份装入信封的票据均验收无误;
2、在信封上写清承兑行的地址、全称、委托收款份数,并注明票据类别和号码;3、应写上邮政编码、电话等。
支票的分类、填写方法以及相关规定。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二者填写方式有所不同。支票填写需注意大写金额的写法、用途的填写以及印章的清晰度等细节。同时,受票人需留意支票付款期限及支票的合法性,以免发生纠纷。
(一)委托日期及金额:填写银行承兑汇票送交托收行(付款行)的日期(小写),填写凭证金额须与汇票的大(小)金额写一致; (五)收款人全称及账号:填写汇票权利的最后持有人名称:收款人账号填写汇票权利的最后持有人在托收行开立的账号; (六)收款人地址及开户行:填
提示付款是指票据的持票人在票据的付款期限内向票据付款人提示票据,要求票据付款人偿付票据金额的行为。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应当自汇票到期日起十日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的开户银行不予受理。通过委托收款银行或者通过票据交
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开户银行收到通过委托收款寄来的商业承兑汇票,将商业承兑汇票留存,并及时通知付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