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财税人员中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现金折扣不能在税前扣除。其依据是国税函发[1997]472号文件的规定: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算征收所得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则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由于现金折扣不可能开在同一张发票上,另外也不能取得发票,因此不能在税前扣除。另一种观点认为现金折扣是正常的财务费用,应当在税前扣除。
个人认为,结合现金折扣的商业实质并参考现行税法相关规定,现金折扣属于企业正常的财务费用,应当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从国税函〔1997〕第472号文件上来看,现行税法对国税函〔1997〕第472号文件所述的销售折扣是否包括现金折扣问题一直没有明确。然而,国税函〔1997〕第472号文件所述的销售折扣应是指销售方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因购买方需求大等原因,而给予的价格方面的优惠。与此不同的是,我们这里说的现金折扣是销售事后行为,不可能在原发票上与销售额分别注明,而且现金折扣不减少销售额,也不会影响所得税计税收入和计税成本。因此,现金折扣不应被视为国税函〔1997〕第472号文件所说的销售折扣。
现金折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被证明很规范的商业惯例,是促进购货方尽快结算货款、促进资金流动的常规方法。它不具违法性,和收入又有相关性,且不是资本性支出,故现金折扣是符合税前扣除条件的。根据《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的规定,现金折扣属于债务扣除,应当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发票并不是唯一的扣税凭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而现金折扣的受益方(购货方)并没有取得经营收入,只是享受了提前付款的价款减让,因此不属于开具发票的范围。
如果销售方企业应提供相关资料,对现金折扣的真实性进行证明,以备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例如,可以提供注明了折扣标准、折扣率的销售合同或协议;根据合同或协议开具的折扣结算单据;银行支付凭证等资料,以确保收、付双方在账面上明确反映。
综上所述,正常的现金折扣是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然而,企业不能以现金折扣的名义支出其他费用。
票据法在适用上的特点,即在解决票据法律冲突时,不适用当事人意识自治原则,而是采用“票据行为适用行为地法”的原则。英国18票据法在解决冲突问题时采用票据契约订立地法支配的原则。同时,由于票据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采用分割制来确定不同票据关系的适用法律,成为
票据质押的法律要素,包括要式性、无因性、独立性、文义性和连带性。票据质押必须符合法定的严格形式要件,且不受原因及牵连影响;具有独立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表述,仅从票据本身即可实现担保目的。
该摘要介绍了一家建筑安装公司在员工张小图因火车事故身亡后,支付给其家属工亡补偿金的情况。公司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了张小图亲属60个月平均工资的一次性
但因其属于违法经营所致,所以无论是法院裁定的罚金还是双方约定的补偿款,我们认为都不能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