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票是一种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涉及三个当事人:出票人、受票人和收款人。
1、出票人:出票人是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他们开立并交付票据给他人。出票人对持票人及正当持票人在提示付款或承兑时必须付款或承兑的保证责任。收款人及正当持票人通常是出口方,因为出口方在输出商品或劳务的同时或稍后,向进口商付出此付款命令责令后者付款。
2、受票人:受票人,也称为付款人,是指受出票人委托支付票据金额的人,接受支付命令。在进出口业务中,通常是进口人或银行。在托收支付方式下,一般为买方或债务人;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一般为开证行或其指定的银行。
3、收款人:收款人是凭汇票向付款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人,是汇票的债权人,通常是卖方,是收钱的人。
在国际贸易结算中,非现金结算居多,汇票是一种常用的支付工具。在国内贸易中,卖方通常先发货,随后发商业发票,买方可以在不签署任何承认义务的正式文件之前获得货物。而在国际贸易中,由于缺乏信任,买方在获得货物之前必须支付货款或做出支付的承诺。汇票作为一种可以支付金钱并可转让的债权凭证,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工具。根据国际惯例,人们使用汇票来对交易进行结算,即由出口商开出的命令要求进口商或其代理在特定时间支付特定金额。
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可以看作汇票的特例。支票出票人签发的金额不得超过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如果存款低于支票金额,银行将拒付给持票人。这种情况称为空头支票,出票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开立支票存款账户和领用支票,必须具备可靠的信用,并存入一定的资金。支票可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支票一经背书即可流通转让,具有通货作用,成为替代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信用流通工具。使用支票进行货币结算,可以减少现金的流通量,节约货币流通费用。
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汇票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而支票均为见票即付。汇票的票据权利时效为2年,支票的票据权利时效为6个月。汇票和支票都可以通过背书进行转让。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