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转质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4-08-24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质权人转质权的规定与冲突
《担保法》与《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在《物权法》生效之前,质权人转质权的规定并不明确。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94条的规定,只承认了承诺转质的效力,而否认了责任转质的效力。同时,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1条的规定,以票据出质的情况下,质权人再质押是无效的。根据这些规定,质权人的转质权仅限于动产质押,或者至少可以说票据质权人是不享有转质权的。
《票据法》与《票据法司法解释》的规定
我国的《票据法》第35条第2款并未对质押背书的被背书人能否再背书做出任何规定。换句话说,对于票据质权转质并没有相应的规定。然而,《票据法司法解释》却做出了与《担保法司法解释》相同的规定。根据《票据法司法解释》第47条的规定,因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质押引起纠纷而提起诉讼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背书行为无效。可以说,这一规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关立法对票据转质的规定相吻合。在日内瓦法系各国的票据立法中,规定了质押背书的被背书人只能进行委托收款背书,而不能进行转让背书和质押背书。因此,长期以来,学界及司法实践普遍认为票据质权人不享有转质权。
《物权法》的规定与冲突
虽然2007年生效的《物权法》不提倡转质,但学界普遍认为其第217条对承诺转质与责任转质作出了一体承认的规定。然而,这与《票据法》及最高人民法院两个司法解释不允许票据质权人转质的规定形成了冲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付款人责任及其限制
票据法中关于付款人的责任及其限制。付款人在足额支付款项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将解除,但如果付款人恶意或有重大过失地支付款项,则需自行承担责任。恶意支付指明知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却仍支付,重大过失指应察觉持票人非真正权利人而未察觉。付款人在支付前不了解
-
失票人起诉需提供担保
失票人起诉时需提供担保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担保数额应与票据金额相当,以及对于伪报票据丧失的当事人需追究法律责任。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票据作为货币证券和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的基本性质。
-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包括票据关系与票据法上的非票据关系。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票据关系与票据的基础关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票据关系是基于票据行为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而票据的基础关系是授受票据的原因和前提关系。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但一旦发生票
-
关于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
-
如何挂失遗失的支票
-
购票申请程序及相关要求
-
支票的追索权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