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票据抗辩是指票据债务人根据本法规定对票据债权人拒绝履行义务的行为,以票据不符和法定的形式要件的抗辩、票据权利无法行使的抗辩等。
根据《票据法司法解释全文》第十五条的规定,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以下抗辩,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 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并且不履行约定义务的;
(二) 以欺诈、偷盗或者胁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据,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恶意取得票据的;
(三) 明知票据债务人与出票人或者与持票人的前手之间存在抗辩事由而取得票据的;
(四) 因重大过失取得票据的;
(五) 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
根据《票据法司法解释全文》第十六条的规定,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以下抗辩,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 欠缺法定必要记载事项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的;
(二) 超过票据权利时效的;
(三) 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权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四) 以背书方式取得但背书不连续的;
(五) 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据权利的。
与民法上的一般抗辩制度相比,票据抗辩虽然与之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1) 在一般民法领域中,债权转让时,债务人的抗辩权可移转于新的债权人,即债务人能对让与人进行的一切抗辩,均可对抗受让人。而在票据法领域,票据债务人享有较少的抗辩权,以维护票据的信用和流通。
(2) 票据保证抗辩与一般民法上的保证抗辩是有区别的,票据保证抗辩中没有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3) 票据抗辩产生的无效后果并不一定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票据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某一无效的票据行为并不影响其他票据行为的效力,也不溯及既往。但在民法的一般理论中,民事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均自始无效。
公示催告程序的流程。持票人如遇到票据丢失或被盗,可向基层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申请人需递交书面申请,内容包括票据主要信息和申请理由。法院受理后将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布公告,催促相关人员申报权利。公示催告期间不得少于六十日,期间转让票据权利无效
公示催告的定义、性质、适用范围和特点。公示催告是一种民事诉讼程序,旨在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通过公示方式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该程序适用于可背书转让的票据被盗、遗失或灭失的案件,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况。其特点包括由申请人启动和进行、采用书面审查和公
银行汇票背书的定义和分类。背书是转让票据权利的方式,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其中非转让背书包括委任背书和设质背书;转让背书则分为一般转让背书和特殊转让背书。此外,还介绍了不得背书转让的汇票情况,包括汇票被拒绝承兑、见票即付的汇票已被拒绝付款和超过付
我国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包括因行使票据权利或非票据权利引起的纠纷,票据债务人要求返还票据的诉讼,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后票据持有人行使追索权的诉讼等。同时,还介绍了挂失止付的提起人和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