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企业破产法,公司欠劳动者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等,但不包括非劳动报酬性的收入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费用。对于公司的高管,工资的计算应按照企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此外,劳动者还有权获得医疗和伤残补助,这是根据劳动者在职期间应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或因工伤事故而应获得的补助。在劳动者因工伤亡后,其家属还有权享受抚恤费用。
根据企业破产法,公司欠劳动者的应当划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用,如果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劳动者还可以获得其他应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部分费用。然而,根据破产实务的观察,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费用一般无法得到清偿,因为社会统筹保险在破产法的清偿顺序中排在第二位。
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者有权获得应当支付的补偿金。具体而言,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补偿金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的补偿金、克扣和拖延工资应支付的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应支付的补偿金,以及法律和法规规定的其他补偿金。这些补偿金的支付限额应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准,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补偿金不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员工的工资、医疗和伤残补助、抚恤费用应当划入员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员工的补偿金。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补偿金,应按比例分配。具体而言,满一年的工作经验应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金;不足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工作经验,应按一个月工资计算;低于六个月的工作经验,应按半个月工资计算。在公司倒闭的情况下,员工解除合同后应按照规定给予补偿金,标准为: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应获得一个月的补偿金(即月平均工资),如果工作满十年,应获得十个月的补偿金。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破产企业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的情况,指出企业破产后若主要责任人不交会计账簿等材料,人民法院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公司破产清算后债权归属问题。破产清算过程由清算组接管公司并对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处理和分配。剩余财产分配分为确定分配方案和执行分配方案两个步骤。不同类型的企业应有不同的分配方案,且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多项职权,包括处理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等。
公司破产清算过程中债权人的保全措施问题。在破产清算期间,债权人无法申请保全措施,破产财产的构成条件包括破产企业可独立支配、在破产程序终结前属于企业财产并且可强制清偿的财产。破产财产的范围涉及多个方面,清偿顺序依法规定,若破产财产不足以满足同一清偿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