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的停止清偿到期债务;
(2)债权人必须持有总数达到或超过5000美元的无担保债权;
(3)在债权人有12名或更多债权人时,申请必须有至少3名债权人提出。
破产重整制度兼有债务清偿法和企业法的性质。在这里,所谓债务清偿法,指的是在债务人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依法在债务人现有财产的范围内,实现多数债权人之间的公平分配和债务了结。这里所说的企业法,指的是对陷入经济困境的企业,进行从产权、资本结构到内部管理、经营战略等多方面的调整和变更,使之恢复生机。重整制度的这种双重属性,是它有别于破产清算制度和传统的和解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后者一般被认为属于债务清偿法的范畴。重整制度把清理债务与拯救企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它把债权人权利实现,建立于企业复兴的基础上,力图使企业的营运价值得以保留,从而使债权人得到比在破产清算分配的情况下更为有利的清偿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债务调整,消除破产原因,使企业摆脱经济困境,获得复兴的机会。这样,就在债务清偿法和企业法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
应当看到,在债务清理和企业拯救这两个目标之间,后者是主要的方面。也就是说,重整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实现企业复兴。正如美国学者安*森指出的:“重整法涉及的是陷入财务困境的商事企业的复兴。这种企业在正常情况为债务人即公司、合伙、个人或者其他有资格依破产法申请救济的实体所拥有。重整制度是提出和解决困境实体所面临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1)为了使陷于困境的债务人在经济上康复,应当采取何种财务决定和行动;
(2)为使这种复兴对所有的当事人都不失公平,应当在债权人与股东之间达成何种权利的调整;以及
(3)如果企业复苏无望,因而不能继续营运,则债务人资产的清算应当如何进行,才能使之有条不紊并且使所有利害关系人得到最大限度的财产恢复。实质上,重整是通过法律机制实现财务解决以求造就稳定的、恢复活力的企业的过程。”德国1994年破产法第1条(破产程序的目的)也规定:“破产程序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债务人财产的清算和变价分配,或者通过特别旨在维持企业的偿债计划中达成的安排,使债务人的债权人集体受偿,并使诚实的债务人获得免责机会。”其中明确指出了该法第6编所设立的重整制度是以企业维持为目的。
债权人破产申请的法律要求。债权人需满足资格、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才能提出申请。申请时需提供债权事实、性质和数额等证据,以及债务人无法清偿债务的证据。债务人应提交财产状况说明等材料,如不符合破产法规定的事实,人民法院可驳回申请。
企业破产案件的提起权和撤回破产申请的相关问题。破产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债权人都可以成为破产案件的申请人,并在人民法院宣告企业破产之前,可以请求撤回破产申请。撤回申请的时机和限制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定。在人民法院准予申请人撤回
个人破产与购房的关系,指出个人破产对购房影响不大,因为个人无法破产。银行在购房贷款时要求买房人具备一系列条件。同时,文章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包括企业法人债务清理和重整的程序,以及债务人和债权人如何申请重整或破产清算的情
直接申请重整的概念、条件和流程。申请重整是债务人在破产前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请求的一种途径,旨在帮助企业恢复经营能力并避免破产清算。申请重整的条件包括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流程包括出现重整事由、提出重整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