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重整计划草案后的30天内应召开债权人会议。该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如果这是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议题还应包括核查债权和其他必要事项。
在债权人会议审议重整计划时,债务人或管理人应向债权人会议说明重整计划草案,并回答相关问题。债务人的出资人代表可以列席讨论重整计划草案的债权人会议。在正式表决前,可以根据各方的意见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适当修改。
债权人会议应根据规定的债权分类分成不同的表决组,对重整计划进行分组表决。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2/3以上,即为该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如果重整计划草案涉及出资人权益调整事项,应设出资人组,对该事项进行表决。其表决通过的规则与债权人表决组相同。
当所有表决组都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重整计划即被视为通过。自重整计划通过之日起10天内,债务人或管理人应向人民法院提出批准重整计划的申请。
批准程序是人民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的过程。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的需要,进行开庭或不开庭的审理。人民法院审理后,可以针对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结果的裁定。
对于已获通过并提请批准的重整计划,人民法院应进行审查。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重整计划符合破产法规定,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天内裁定批准,并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
如果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提请批准的重整计划在实体或程序上不符合破产法的规定,应裁定不予批准,并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由于企业重整不仅关系到债权人的利益,还关系到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面对个别表决组出于自身利益而拒绝通过重整计划的情况,需要在不同利益之间进行权衡。根据破产法第87条规定的重整计划未通过时的强行批准制度,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是协商基础上的再次表决。债务人或管理人可以与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协商,该表决组可以再次表决一次。但是,双方协商的结果不得损害其他表决组的利益。
其次是再次表决未通过时的审查批准。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拒绝再次表决或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但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以下条件的,债务人或管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草案:
如果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重整计划草案符合上述规定,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天内裁定批准,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反之,经审查认为重整计划不符合上述规定,则应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重整计划的特征。重整计划旨在拯救企业并公平清偿债务,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营业前景确定债务清偿和经营方案。重整计划需征得债权人同意并由法院批准。计划包括表决分组处理、未通过重整计划的处理和法律依据等内容。若重整计划符合特定条件,法院可裁定批准并终止重整程
重整计划被法院批准后,即对所有债权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重整计划的执行主要涉及两方面的主体,即执行主体和监督主体。根据《企业破产法》第87条的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但必须受管理人的监督。这种制度安排较好地平衡了债权人、债务人等各方的利益,能够推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重整计划草案之日起30日内召开债权人会议,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组拒绝再次表决或者再次表决仍未通过重整计划草案,但重整
对重整计划的批准和认可,是首先应通过债权人会议的表决,一般分为四个组来表决。各个组均通过表决时,重整计划即获通过。然后由人民法院审查批准,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予以公告。重整计划经过各组债权人和股东一致表决通过后,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及时向法院提出批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