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计划 > 普通债权人在重整程序中面临的风险

普通债权人在重整程序中面临的风险

时间:2025-04-24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1838
重整程序涉及的利害关系人很多,但普通债权人却是成本和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这一事实的形成固然与普通债权人自身的属性密不可分,但更多的却是既定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之下的必然安排。那么,在重整程序中普通债权人的风险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解答。

广泛的重整申请主体

为了保证重整程序的顺利进行,重整申请人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限于债权人,还包括债务人、股东和公权机关等。一些立法甚至允许债务人的管理层在重整期间继续经营企业。这导致债权人在程序启动中的作用相对微不足道。

重整程序的优先适用性

即使企业已经开始清算或和解等其他破产程序,重整程序通常具有优先适用的效力。例如,法国实行重整程序前置的做法,只有当企业明显缺乏重整的可能性时,才进行清算。台湾和日本的相关法律也有类似规定。这意味着是否启动重整程序并不由债权人决定,即使债权人不提出申请,重整程序仍然可以启动和运行。

法院对重整计划的强制批准

在重整程序中,为了防止重整计划因为少数债权人的反对而被搁浅,法院有权强制批准重整计划。这与和解程序不同,因为在和解程序中不可能出现法院强制批准的情况。尽管立法要求重整方案应确保普通债权人的清偿额不低于清算程序的所得,但如果重整失败,这一要求将变成一个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强制批准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债权人的意思自治,体现了国家干预的色彩。

其他重整制度的影响

除了上述制度,重整程序还包括自动冻结制度和经管债务人制度等特殊设计。这些制度有利于拯救困境企业,但增加了普通债权人的风险。然而,如果没有这些深入的调整手段,债务企业将无法脱胎换骨获得新生,重整程序也将与传统的破产程序没有区别。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问题

    破产案件受理中的多种问题。包括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难题、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及联营企业的破产处理方式、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破产申请受理情况,以及无主管部门的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的问题。在受理破产申请时需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清算,确保债

  •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

    有限责任公司破产程序及和解协议的详细流程。文章介绍了整顿申请的提出、和解协议草案的提出和讨论通过、整顿方案的制定、企业整顿情况的监督以及整顿结果的裁决等方面的内容。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通过和解协议避免破产程序,如企业按协议执行,可恢复

  • 破产案件的工商备案程序

    破产案件的工商备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债务人或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不同级别法院负责不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企业的破产案件。完成破产程序后需进行工商备案,确保相关信息得到注销。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地域管辖范围。

  • 欠款扣车后的财产保全申请程序

    欠款扣车后的财产保全申请程序,包括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适用范围和程序。文中指出,交警部门无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只能扣留车辆进行检验和鉴定。在查找债务人财产时,可查看财务报表等资料了解对外投资、存货和应收款项等情况。同时,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被申请人的

  • 保全到期债权的规定
  • 部分履行的申请执行程序
  • 新破产法第70条第1款:直接向法院申请债务人重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