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与可持续经营企业不同,重整伊始就存在经营和财务安全“积”病。在破产重整中,新进入的股东和债权人是风险资本的提供者,只有确保财务安全,才能获得资本提供者的信任和支持,使破产重整制度进入良性循环。因此,安全性也是财务控制的目标之一。
在安全性控制的基础上,财务效率性是财务控制的另一个目标。既定重整计划能否得以实现,是获得债权人信任和让步的重要条件,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破产重整过程中现金流量管理的突出地位,在有限的破产重整期限里,获得足够的现金流满足偿债需求是破产重整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效率性的基础上,财务效益性构成了财务控制第三个子目标。财务控制要有效地影响决策,保证破产重整中财务决策的相对科学和正确。它涉及企业的重大决策,对企业在重整期及未来的正常可持续经营期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如果把效率解释成选“快”的事情做,那么,效益就是选“对”的事情做。
上述破产重整财务控制的基本目标与次级目标的关系,可以简要说明如下页图1所示。
破产重整企业财务控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财务领域,许多财务事项如财务控制主体多元化、控制环境法律化、约束条件复杂化、控制内容局限化、控制理念多冲化等,需要进行深刻、全面的研讨和创新。
破产管理人在重整计划执行中的职责。管理人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同时对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债权人会议监督。重整计划执行由债务人负责,管理人有责任监督其执行并向法院提交报告。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具有约束力,影响债权人的权利
破产重整的具体步骤。首先确定重整事由,然后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提出重整申请。法院审查申请后会进行公告并指定管理人。之后通知已知的债权人并通过公告通知未知的债权人,并确定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申报和审查债权后召开会议并重新委托管理债务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
公司破产清算时对员工工资的处理方式。公司需优先清偿员工工资、医疗费用等,其次是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是普通破产债权。重整计划草案必须包含员工相关债权安排。若草案未获通过,但员工债权和税款可全额清偿,仍可向法院申请批准。重整计划由债务人执行,管理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