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破产重组案例
时间:2024-02-26 浏览:8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案例分析:大型国有运输企业的依法破产
一、企业概况
江苏省徐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以下简称“徐汽总公司”)是一家在解放初期从搬运联社发展起来的国有专业运输企业,主要从事货物运输、商贸服务等业务。截至2001年5月25日,徐汽总公司拥有114亿元的账面资产和239亿元的账面负债,企业员工总数达到9,434人。徐汽总公司下辖80家分公司、子公司和控股企业,面临着哪些纳入破产范围的问题以及各公司的资产负债是否会对债权人的清偿比例产生差异等难题。在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徐汽总公司成功完成了近万名破产企业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二、企业历史
徐汽总公司成立于解放初期,最初作为市交通局的直属企业。1984年,根据“政企分开”的原则,徐汽总公司从市交通局分离出来,成立了货运公司,隶属于市经委领导,并在1985年更名为江苏省徐州市货运总公司。1988年,徐汽总公司撤销了全部二级公司,实行一级核算和统一管理。1990年以后,经过多次调整和组合,形成了目前的组织结构,包括34家全资分公司、24家已注销营业执照的全资子公司、15家全资子公司及下属1家分公司、5家福利单位及下属3家分公司、3家对外投资控股企业。1991年,徐汽总公司更名为江苏省徐州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徐汽总公司曾为徐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三、企业困境
近10年来,徐汽总公司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遇到了困难。由于企业改革力度不够大、经营机制不活跃、管理模式落后,导致运输经营逐渐恶化。营运车辆数量从700多辆逐年减少到97辆,下岗人员数量急剧增加。1995年和1996年,由于未认真研究运输市场发展趋势,仍沿用公有公营、统一指挥的生产方式,徐汽总公司投资近3000万元购置了没有竞争能力的普通货运车辆,结果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遭遇重大投资失误,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更加困难。连年亏损使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市政府采取了派工作组帮扶、交市交通局托管、公开招聘公司总经理等措施来帮助企业摆脱困境,但由于债务沉重、资金枯竭,企业丧失了造血功能,无法实现复苏。截至2001年5月25日,徐汽总公司的帐面资产总额为11,369.57万元,负债总额为23,904.16万元,资产负债率为210.25%。高额的债务给企业带来了长期的经济纠纷和债务诉讼官司,使企业陷入无法开展工作的困境。职工生活缺乏保障,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医疗费用长期无法报销。为了避免给国家和债权人造成更大损失,也为了职工的前途,企业领导经过反复认真地研究,经请示上级有关部门和咨询专业人员,决定走破产重组之路。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
-
重整与和解的法律区别
重整与和解在法律上的区别,主要包括适用对象、适用情形、提出申请的时间限制等方面的差异。同时,也分析了强制和解与重整的制度差异,涉及目标、适用对象、程序开始的原因等方面的不同。
-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异同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异同。两者的程序目的和性质相同,都是以预防破产为目的的非讼事件,但在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上存在差异。破产重整不仅维持企业法人人格,还深入企业内部寻找问题并采取措施;而破产和解主要调整债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两者都是强制性的集体程序,都需要法院批准才能生效,并可使债务人免受破产清算的影响。但它们的区别在于目的、适用对象、申请人与利害关系人以及效力范围不同。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破产重整的定义和意义,为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
-
债务重组与重整的区别
-
关于破产重组是什么意思?
-
律师企业重组业务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