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程序中的管理人制度(下)
时间:2023-10-0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中国企业重整程序中的管理人制度
一、日本的公司更生管财人制度
日本的破产法主要由《破产清算法》、《公司更生法》和《民事再生法》三部分组成。其中,公司更生法和民事再生法都是以债务人重整为目的的破产制度。公司更生法规定,开始公司更生程序时应同时任命更生管财人,由其全权行使对公司财产的管理处分权限。而民事再生法规定,在再生程序开始后,再生债务人继续保留营业事务或者管理处分其财产的权利。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法院可以指定管理人经营事务或者管理财产。这两种程序的区别在于,公司更生程序是调整和限制所有权利人权益的重整型破产程序,而民事再生法则基于简化程序和提高效率的立法宗旨。
二、公司更生管财人制度
公司更生管财人由法院指定,法院应从适合担任更生管财人职务的人中进行选择。具体的任职资格规定尚未明确。由于公司更生案件涉及众多法律问题,为确保案件顺利进行,法院通常会指定律师担任更生管财人,也被称为法律管财人。具体的指定方法因地区而异,通常与指定破产清算管财人的方法相关。例如,在东京地方法院,选任破产清算管财人的做法是,律师需要具备3年以上实务经验,并经过律师协会主办的破产管财培训后,在该法院进行管财人注册。然后,法院根据案情从注册名册中指定合适的破产清算管财人。在一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法院也曾指定非律师担任破产清算管财人,例如在医院的破产清算案件中,为顺利办理住院患者的转院等程序,法院指定了医师担任管财人。在一些偏远地区的案件中,由于当地律师数量不足,法院也曾指定司法书士等专业人员担任管财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人单位裁人的条件与程序
用人单位进行裁员的条件与程序。条件包括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企业转产或技术革新等情况下,可依照法律规定裁员。程序上,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意见并制定裁员方案,最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裁员。
-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
中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包括只能在破产程序中进行、与西方国家双轨机制的不同以及我国特有的重整与和解的紧密关系。我国破产重整制度通过与破产原因等同化,限制了破产程序之外的重整可能性。同时,和解与重整相互促进,但也存在缺陷,如重整与和解的相互依赖可能导致
-
重整程序裁定时间规定
重整程序的相关内容。法院收到重整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定,若重整计划未获通过,法院将裁定终止并宣告破产。重整制度具有多元化的启动主体和广泛的参与主体,担保物权受到限制。重整程序的优先性体现在一旦法院裁定重整,其他破产程序必须停止。反映了社会本位的立
-
重整计划债权人表决程序
重整计划债权人表决程序,包括债权分类、重整计划的制定和批准、表决程序以及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程序将债权分为四类并分别进行重整计划表决。重整计划通过时需满足各组过半数同意并占该组债权额三分之二以上。破产财产按照一定顺序清偿,若不足则按比例分配。重整过程
-
重整与和解的法律区别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
程序启动主体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