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合同 > 人身保险合同 > 合同上写工作两年后交保险合法吗

合同上写工作两年后交保险合法吗

时间:2023-12-30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5
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是企业应尽的法定义务,这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保险也就是俗称的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寺,那么合同上写工作两年后交保险合法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合同约定工作两年后交保险是否合法

根据《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在职工入职后的30日内为其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暂时以该单位上月缴费数额的110%确定应缴数额。如果没有上月缴费数额,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根据用人单位的经营状况、职工人数和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等情况确定应缴数额。用人单位补办申报手续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按照规定进行结算。

单位如何缴纳社会保险费

一、用人单位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自行申报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除非出现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否则不得缓缴或减免。用人单位应当代扣代缴职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并应按月向职工告知缴费明细情况。

二、缴费基数规定

根据《广东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广东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实施意见》和《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参保人应在每年7月份的新社保年度开始时,根据上一自然年度(即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月平均数来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没有上年度月均工资数据,将以本年度月均工资为依据进行申报。缴费基数原则上一年不变。

用人单位如实申报职工上一自然年度的工资、薪金月平均数后,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将按照以下规则核定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如果参保人的月均应税工资收入在险种基数上下限范围内,将以参保人上年度的月均工资为该险种的缴费基数;如果低于下限,将以下限为缴费基数;如果高于上限,将以上限为缴费基数。如果参保人没有上年度月均工资数据,将以本年度月均工资为依据核定各险种的缴费基数。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将按照全市统一定额标准核定。

社会保险的内容

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企业一般需缴纳工资总额的20%左右作为缴费比例,全部纳入社会统筹基金。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失业保险: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用人单位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一般需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为本人工资的2%。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划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由企业缴纳,采用行业差别费率,征收标准为企业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乘以行业差别费率,目前平均工伤保险费率一般不超过1%。

生育保险: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费按照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缴纳。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变更的法律规定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 如何查询对方当事人的保险信息?

    离婚案件中查询对方当事人的保险信息的相关问题。其中涉及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信息的查询方式,以及保险利益在离婚时的分配方式。查询保险信息可以通过了解保险证号、签订合同日期等方式进行。保险公司的调查回馈会提供保险合同信息和保险费缴纳情况等。保险利益的分配需

  • 特定式保险合同:保险合同的法律特征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 车辆年检所需材料清单

    车辆年检所需准备的材料及未进行年检的法律后果。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车辆相关材料和法律规定。行驶证、有效期内的道路交通强制保险单等是必备材料。未进行年检的车辆将无法获得保险赔偿,还会被罚款和暂扣车辆。

  •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管辖地
  • 给付性合同与补偿性合同的区别与联系
  • 保险公司的定义和分类
保险合同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