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一种法律行为。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必须满足以下要件:
债务人必须处于持续经营状态,这是区分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的主要标准。
债务人必须发生财务困难。只有在经营上出现困难或资金调度不灵时,债务企业才有债务重组的必要。这意味着债务人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
债务重组必须涉及债权人的让步。狭义上讲,债务重组是指涉及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包括修改债务的金额或时间。广义上讲,债务重组还包括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重组,债务人不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的重组,以及债务人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重组。
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重组又分为两种情况:
1. 债权人作出让步的重组:债权人同意以低于重组债务帐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
2. 债权人未作出让步的重组:债务人偿还债务的金额不低于重组债务的帐面价值。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通过协议或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一种法律行为。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破产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的监督职责。破产管理人作为法定机关,负责管理和处置破产财产,需独立处理破产财产事务并接受法院和债权人会议的监督。在破产宣告后,破产管理人需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包括财产、文件及营业活动等,若破产人未能全面移交,破产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
债务重组的程序及流程,包括提出重整申请、审查重整申请、指定管理人、通知债权人、债权申报和审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提交重整计划草案等步骤。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如果债务人成功执行并使公司恢复良好状态,重整程序会结束;如果无
我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破产债务人离开住所地的规定。债务人在破产申请过程中需遵守一系列义务,包括妥善保管财产、资料等,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地。违反此规定者,法院可采取训诫、拘留和罚款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