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的首要条件是债务人必须处于持续经营状态。这是与破产清算相区别的主要标准。
债务人必须面临财务困难才能进行债务重组。只有在经营上遇到困难,或由于资金调度不灵而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时,才有必要进行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必须要有债权人的让步。因此,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作出让步的狭义概念。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方式:
即债务人将其资产转让给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债务人通常使用现金、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来偿还债务。
债务转为资本是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的,而对债权人而言则是债权转为股权。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债务转为资本即将债务转化为股本;对其他企业来说,债务转为资本即将债务转化为实收资本。
这种方式是指修改不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和债务转为资本两种方式的债务条件。例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
债务重组也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形式,例如通过转让资产和债务转为资本的组合方式来清偿某项债务。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破产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的监督职责。破产管理人作为法定机关,负责管理和处置破产财产,需独立处理破产财产事务并接受法院和债权人会议的监督。在破产宣告后,破产管理人需全面接管破产企业,包括财产、文件及营业活动等,若破产人未能全面移交,破产管理人有权请求法院
债务重组的程序及流程,包括提出重整申请、审查重整申请、指定管理人、通知债权人、债权申报和审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经营事物、提交重整计划草案等步骤。在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如果债务人成功执行并使公司恢复良好状态,重整程序会结束;如果无
我国《企业破产法》中关于破产债务人离开住所地的规定。债务人在破产申请过程中需遵守一系列义务,包括妥善保管财产、资料等,并不得擅自离开住所地。违反此规定者,法院可采取训诫、拘留和罚款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