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务 > 债务重组收益如何去披露

债务重组收益如何去披露

时间:2024-06-29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890
债务重组作为资金融通的一种手段,可以盘活企业的存量资产、解决短期资本与资金供应紧张的问题,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难。债务重组的结果是债务人产生债务重组收益,债权人产生债务重组损失。那么债务重组收益如何去披露?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债务重组收益的披露要求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收益应当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债务人和债权人在财务报表中应披露与债务重组相关的信息。

债务人的披露要求:

(一) 债务重组方式。

(二) 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

(三) 转换为股本(或实收资本)的债务所导致的股本增加额。

(四) 或有应付金额。

(五) 确定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债务转换为股份和修改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方法和依据。

债权人的披露要求:

(一) 债务重组方式。

(二) 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总额。

(三) 债权转换为股份所导致的投资增加额及其占债务人股份总额的比例。

(四) 或有应收金额。

(五) 确定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债权转换为股份和修改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方法和依据。

债务重组收益的确认和分期确认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收益应在重组日全部确认。这将导致债务人需要缴纳相应的所得税,并使用当期流动资金进行偿还。然而,这种收益并不会带来现金流入,导致流动资金短缺。此外,企业从摆脱过度负债到正常经营需要一个过渡期,可能为一个或多个会计期间。根据谨慎原则,债务重组收益应在这个过渡期内分期确认。这样可以缓解企业的债务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进行生产,为结算资金的良性循环打下基础。

在核算债务重组收益时,可以设置一个递延帐户,即“递延债务重组收益”。该帐户记录债务重组产生的总收益,每期确认的收益则在递延帐户中进行借方登记。递延帐户的余额为贷方,表示以后各期确认的金额。

债务重组损益的现金流量表披露

我国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损益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进行了规范,要求债务人和债权人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债务重组损失总额或债务重组收益总额。然而,在现金流量表中如何披露债务重组损益并未作出具体规定。

由于债务重组不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我国会计准则将债务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列为营业外收入,将债权人发生的债务重组损失列为营业外支出,都计入当期损益。然而,债务重组损益并不会带来现金流入或流出,因此不会对当期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如果不将债务重组收益和债务重组损失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将导致主表和附表所反映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因此,建议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增加一项“债务重组损益”,作为净利润的调整项目,专门反映债务重组产生的损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及分析

    中国债务重组准则的问题,指出了新债务重组定义的不足点。其中,“财务困难”不能独立作为债务重组的前提条件,因为对于续营价值小于清算价值的财务困难企业,应该进行破产清算。此外,对债权人让步的硬性规定存在问题,应该包括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无论

  • 公司破产时工人工资的清偿顺序和安置问题

    公司破产时,根据破产法的规定,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优先清偿的问题。破产企业的资产应首先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和安置问题,包括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其他债务如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则按规定的清偿顺序支付。若破产财产不足,将按比例分配。这些

  •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

    破产申请中的无效债务情况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可撤销行为的起算点、债务人财产无效的情况、财产的追回、出资义务、质物和留置物的追回、非债务人财产的返还以及运输中的标的物返还等内容。对于涉及恶意欺骗行为的无效债务,管理人有权追回相关财产,并采取措施保护债权

  •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

    公司破产重整期间的诉讼程序及债务处理方式。在破产申请受理后,相关民事诉讼或仲裁程序中止,管理人接管财产后继续。起诉需向受理破产申请的法院提起。债务不会因破产而消失,需通过破产清算或重整过程偿还。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债权人权益,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法律支持。

  • 破产管理人是否可被债权人起诉?
  • 债务重组的具体情形
  • 一般如何认定是债务豁免?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