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债权债务 > 破产债务 >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涉税如何处理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涉税如何处理

时间:2025-02-0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3924
2007年我国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趋同是一大特点,其中所得税会计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都根据国际会计准则有所调整,同以往有很大差异。同时,所得税会计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增强了与《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的协调性,消除了原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存在的差异,使企业在日常会计处理和纳税处理方面进一步统一,协调了两法的关系。《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只能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问题,而取消了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递延法和损益表负债法;对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计入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在概念上取消时间性差异。由于应付税款法处理方法简便,易于理解,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对复杂,这对会计人员的所得税核算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对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计人损益而不再计人资本公积;用非现金资产或股权偿还债务时,采用公允价值替换原账面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修改债务条件时,应计算未来应付金额的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新准则对债权人的处理方法的最大变化在于采用公允价值入账和未来应收金额的现值。

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

根据新准则,债务人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某项债务时,债务重组收益将计入营业外收入,直接影响损益。这与旧准则不同,旧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同时,根据国税2003年6号令规定,债务重组的收益将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所得税。因此,新准则和税法在处理债务重组收益方面达成了一致,不再产生永久性差异。

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

根据新准则,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项债务时,应将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旧准则将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债务成本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税法将非现金资产债务重组处理分解为按公允价值转让非现金资产、再以与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相当的金额偿还债务这两项经济业务进行所得税处理。新准则和税法都采用公允价值为核算基础,不会产生纳税差异。但是,如果非现金资产含有会计计提的减值准备,在清偿时应当将该准备转回。由于税法上不承认减值准备,将产生差异,新准则将其确认为原隶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应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

债务人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某项债务

根据新准则,债务人以债务转为资本清偿某项债务时,应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实收资本,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税法规定,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权的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所得,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新准则和税法已趋于一致,将无差异产生。对于债权人,新准则将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同时转销债权的账面价值,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该处理方法同税务处理相似,不产生差异。

债务人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

根据《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债务人以修改其他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时,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计税成本减记至将来应付的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所得;债权人应将债权的计税成本减记至将来应收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当期的债务重组损失。根据新准则第12号的规定,债务人根据将来应付金额的现值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重组收益,确认为当期损益。实际发生时冲减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如未发生则作为结算债务当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当根据债务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与将来应收金额的现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人以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的组合

根据新准则,债务人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债务重组时,应依次以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债权人应依次以收到的现金、接受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此外,《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还规定,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含有一方向另一方转移利润的让步条款的债务重组,如果有合理的经营需要,并且是经法院裁决同意的;或有全体债权人同意的协议;或经批准的国有企业债转股,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处理。否则,关联方之间含有让步条款的债务重组,原则上债权人不得确认重组损失,而应当视为捐赠,债务人应当确认捐赠收入;如果债务人是债权人的股东,债权人所作的让步应当推定为企业对股东的分配,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如果企业在债务重组业务中因以非现金资产抵债或因债权人的让步而确认的资产转让所得或债务重组所得数额较大,一次性纳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在不超过5个纳税年度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下,税务和会计的处理已趋于一致,对债权人债务重组收益不再计人资本公积而是计人当期损益。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作为在非现金资产偿债和债务转资本偿债的方式下的计量基础,减少了纳税调整的工作量,使得企业债务重组业务的税务处理简单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债务重组的具体方式

    公司债务重组的多种方式,包括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债务人可以通过转让资产、将债务转换为股权以及调整债务条件等方式来重组债务。此外,债务人还可以采用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来共同清偿债务。

  • 如何通过债务重组取得土地使用权

    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或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有关非货币性交易或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列“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核算。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等特性和国家实行的管理制度决定,土地使用权的减值可能性较小;产生减值时,

  • 债务审计重组的特征

    债务重组在市场经济中并不少见,但对于特定被审计单位的特定会计期间而言,毕竟是偶发的经济业务,在审计方法上,宜采用详查法,由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对所发生的该事项作全面审计,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开展债务重组审计,审计人员应当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

  • 债务重组分录

    新颁布的《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的前提、公允价值的运用、债务人和债权人会计处理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动,并且,这些变动将对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产生重要影响。这样规定确实可以防范上述行为,为净化债务重组市场起到关键性作用。

  • 新准则下债务重组涉税如何处理
  •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 债务重组会计处理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破产债权债务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