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供货外商破产,国内用户能否向外贸公司索赔

供货外商破产,国内用户能否向外贸公司索赔

时间:2023-11-25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355

供货外商破产,国内用户能否向外贸公司索赔?——钢管设备合同卖方破产争议案

一、案情

1984年12月29日,H**际贸易公司(委托方,下称国际公司)与B市机械设备公司(受托方,下称**公司)签订《钢管、板设备委托合同》,委托**公司按该合同的条件向**G公司购买:(1)3/8-6寸钢管生产设备及750MM钢板生产设备1套,价格为CIF732,200.00美元。

第一套设备交货期为1985年4月底,第二套设备交货期为1985年11月底,支付办法是:国际公司应于1984年12月31日之前将第一套设备货款732,050.00美元汇给**公司,存入**公司的帐户。银行利息归国际公司所有。待G公司交货后,由**公司支付给G公司;国际公司还应于1985年6月30日之前将第二套设备货款467,950.00美元汇给**公司,处理办法与第一套设备相同(由于第一套设备发生争议,第二套设备交易未实现)。

两套设备合同总金额的20%须于设备正常运转后才支付给G公司。合同明确规定,**公司负责联系处理下述事宜;

1、设备安装试生产后一年之内,不是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损坏,由卖方G公司负责免费修理、更换并承担其损失,同时提供试生产后两年的易损件。

2、设备安装后,试车前卖方G公司无偿向买方使用单位H塑料厂提供有关资料、配方和工艺秘密。

3、有关对外执行合同的一切事项,均由**公司负责。

4、**公司不向国际公司收取佣金,而向G公司收取。

合同签订后,**公司于1985年1月4日与G公司签订了《货物购销合同》,购买上述钢管、板设备两套,《货物购销合同》的主要内容与《钢管、板设备委托合同》相同。

1985年1月,国际公司将第一套设备货款732,050.00美元汇给**公司,第一套设备于1985年6月17日运到。

1985年11月15日至12月6日,G公司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经过20多天调试均未成功,无法投入生产,试车失败。

1985年12月4日至6日,国际公司与**公司以及G公司的代表进行会谈,约定1986年1月再进行一次试车,但由于G公司未按约定的时间派来技术人员,试车推迟到1986年3月20日才进行。这次试车经历18天,试生产出了钢管,但质量不合格;钢板则未能调试生产出来。

1986年5日15日至17日,**公司的代表在最终用户的工厂察看了设备,确认设备存在严重的缺陷。

1986年5月17日,国际公司、**公司、最终用户工厂、最终用户工厂主管单位的代表共同签订了一份《设备验收协议》。该协议规定,由**公司负责要求G公司补发缺件和技术资料11项,更换装置和零件7项,协商解决有关问题10项。《协议》还规定,“由国际公司于1986年5月22日派员到深圳与卖方及卖方工厂认真核定,并对条款中涉及要求卖方应予以补偿的问题,另行商定补偿范围、补偿的全部内容和详细清单。待卖方正式签字后,本协议方可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上述各方代表在该协议上签字后,卖方不同意签字,该协议无效。

1986年6月14日,国际公司致函**公司,将中国某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出具的第707号检验证书附去,请**公司“积极与有关厂家联系有关理赔事宜”。该商检证书列述设备的各项缺陷并评定如下:“设备的生产能力与合同要求不符以及多处品质缺陷,系设备的品质因素所致;该设备无自动装置系卖方未执行合同所致;试制的产品达不到合同要求系卖方提供的配方不妥所致。

1986年9月18日,在国际公司多次催促之后,**公司的代表偕G公司的代表和设备制造人之一台湾Q塑料机械厂的老板,来到买方用户工厂,实地察看了设备,一致承认设备有严重缺陷,不能投入生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破产程序中的留守人员

    企业破产程序中留守人员的定义和法律规定。留守人员是由清算组依法指定的协助清算组工作的人员,其职责包括核对债权债务、解决业务遗留问题和回答相关询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破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等必须留守,以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留守人员的

  • 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方向。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够保护个人债务人的利益,调动各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虽然面临一些挑战,如消费需求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等,但个

  •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

    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及其适用范围。文章介绍了可撤销行为的概念,包括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立法模式。文章详细阐述了可撤销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和发生在破产程序开始前的临界期间。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可撤销行为的适用范围,涉及

  • 外贸公司注册流程有哪些

    想好公司名字下一步是去工商局拿一份表格《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填完给所有股东进行签名确认,再由工商局人员经过系统审查有无重复名字,如果没有,则工商局会给一份《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 转继承遗产纠纷
  • 注册外贸公司的经营范围
  • “三来一补”项目保险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