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主体 > 具体哪些行为触犯网络安全法

具体哪些行为触犯网络安全法

时间:2024-05-2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4501
现在网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很多的黑客也可以应用他们的技术侵犯其他人的安全问题,对方的这种行为就有可能触犯网络安全法。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具体哪些行为触犯网络安全法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定,对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2.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3.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二条 情节严重的诽谤行为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1.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2.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3.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4.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三条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2.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3.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4.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5.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6.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7.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第四条 累积构成犯罪的诽谤行为

一年内多次实施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行为未经处理,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算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定罪处罚。

恶劣行为的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敲诈勒索罪和非法经营罪

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具有严重情节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共同犯罪和处罚较重规定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犯罪,同时又构成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的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具体适用

为依法惩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对审理此类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认定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明知是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应认定为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1. 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
  2. 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
  3. 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
  4. 造成行政村或者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 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
  6. 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处罚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

  1. 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
  2. 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
  3.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
  4. 造成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5. 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

严重后果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 “造成严重后果”,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 造成三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
  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3. 造成县级以上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
  4. 妨碍国家重大活动进行的;
  5.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其他相关规定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同时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处罚。

信息网络的定义

本解释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

以上是对具体哪些行为触犯网络安全法的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电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电信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推动资源共享和促进公平竞争。具体实施意见包括鼓励民间资本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接入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增值电信业务等,并保障措施的落实,如推动电信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立法等

  • 网络市场的特点

    网络市场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跨时空性表现在企业能够以较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无国界、开放的特点让市场更加广泛;交互性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实时双向沟通,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多媒体性则能让营销人员以多种形式

  • 电子商务支付工具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 微信购物纠纷解决途径
  • 冠名赞助广告合作协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