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直接连接或电话线连接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系统,用于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根据不同标准,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不同类型。因特网作为广域网的一种,由美国军方的ARPANET发展而来,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
1. 开放性:因特网的开放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之一。分布式网络体系和包切换技术使得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平等相待,无法阻止信息传递。开放性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存在,还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发表和获取网络上的信息,削弱了国家对信息的控制,为个体权利和能力的扩张提供了可能。然而,开放性也使得犯罪者的个体力量增强,国家难以有效地威慑和控制犯罪。
2. 不确定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带来了不确定性。开放的系统存在大量不可预知的因素,难以控制。此外,个体在网络上的行为往往无法准确预知和控制后果,一个无意之举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
3. 巨大的信息量: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巨大,人们可以轻易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犯罪行为的指南。信息的搜集、加工、传输、检索、存储和发布成为网络的主要功能,同时也成为犯罪的条件和对象。
4. 交互性:计算机和网络的交互性使得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互相交流,并参与事件并影响事件的发展。这使得网上犯罪成为可能,如故意传播病毒。
5. 超越时空性:互联网消除了物理时空的限制,使得犯罪者可以同时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犯罪。这给各国带来了刑事管辖权的冲突和调查取证的困难。
这些特性相互作用,使得犯罪成本减少,危害性增加,同时削弱了国家对犯罪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导致犯罪率上升。
网络空间的全球性对司法管辖权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空间中无法像对待物理空间那样划分领域,从而引发法院管辖权的确定问题。文章提到原告就被告原则在网络空间的困境,以及合同签订地和合同履行地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在电子商务合同中,由于交易产品的特殊性,如在线信
网络犯罪的两种主要类型。一是计算机网络上实施的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等行为。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施的犯罪,包括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等多种犯罪行为。文章全面介绍了网络犯罪的形式和种类,提醒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冲突问题。电子商务的虚拟性、无纸性和国际性特征对传统的国际税收管辖权带来挑战,引发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中的税收管辖权。一方面,网络贸易削弱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另一方面,居民税收管辖权也受到冲击。为了解决
网络市场的特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营销具有跨时空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跨时空性表现在企业能够以较低价格在全球范围内营销,无国界、开放的特点让市场更加广泛;交互性使得企业和消费者可以实时双向沟通,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多媒体性则能让营销人员以多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