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电子商务行为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我国于2003年4月开始了电子签名法的起草工作。在起草过程中,我国充分借鉴了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关立法,并广泛听取了国内电子商务和法律方面专家的意见。
2004年4月2日,经过两次修改和审议,我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电子签名法》,并决定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若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则该文书不因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形式而失去法律效力。这意味着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并使现行的民商事法律适用于电子文件。
为确保电子签名的安全和可靠性,电子签名必须满足一系列条件,如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可被发现等。这些条件为电子签名的可靠性提供了严格的法律规定。
电子商务需要第三方对电子签名人的身份进行认证,这个第三方被称为电子认证服务机构。为确保电子交易的安全可靠,电子签名法规定了认证服务市场准入制度,并明确了政府对认证机构实行资质管理的制度。此外,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还需满足严格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了电子合同中数据电文的发送和接收时间、地点,以及电子签名人向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申请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的程序等。此外,法律还规定了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原则,以及电子签名人和认证机构各自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电子签名法》采用了联合国电子签名示范法的“技术中立”原则,即只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应达到的标准,而没有限定使用哪种技术来实现这一标准。这为未来新技术的应用留下了空间。
《电子签名法》增加了有关政府监管部门法律责任的条款。法律明确指出,负责电子认证服务业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的工作人员,如果不依法履行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职责,将受到行政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条款针对我国市场信用制度落后、电子商务环境不完善的现状,加强了对监管人员的法律责任追究。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其表现形式。电子合同具备与纸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但要确保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必须满足合同签署各方实名认证及使用可靠电子签名两个条件。电子合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常见的电子合同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容易在传输或保存过程中被篡改。经过国
电子印章的法律意义与应用。北京书生公司建立了电子印章中心,提供加密的电子印章作为网上认证服务。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受《电子签名法》规范,并由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供认证。数字证书在确保交易双方身份真实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电子签名的普及仍面临诸多
保险合同电子签名的有效性问题,指出电子签名受法律保护,具有与纸质签名相同的法律效应。同时介绍了保险合同中关于赔偿金额和人身保险合同受益人的确定方式。在保险合同中,赔偿金额通常在“保险责任”或“赔偿处理”中约定,而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可以选择个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