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3C认证制度实施CMS是一套关于认证在线申请、网络办公、数据在线传送、兼顾安全管理和数据保密处理的大型计算机管理系统,而且是CQC信息化的主体和基础。
CQC主任李*林告诉记者,CMS系统是CQC在我国认证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开始自主研发的。
2002年春天,国家推出了强制性产品认证(3C)制度。有数据显示,国内约有10万家企业涉及3C认证,而根据规定,3C认证的周期在90天左右,对进口产品以及国内特殊产品而言,时间太紧。此时,距离2002年5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时间仅有两个月。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要求,为抓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推动3C认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要大力推广3C认证的网上宣传和办理。
当时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认证业务管理系统,即便是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也只是实现了总部与各分部之间的数据电子化传送,并没有建立统一的认证业务平台。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认证机构的CQC担起了历史的重任。
为了加快网上认证系统的研制进度,CQC成立了以李*林为总负责人的课题组,业务上采取了“大的软件自主开发,小的软件外包”的方式。
一次次调试,一遍遍修订,讨论业务流程,收集、整理业务数据,项目组人员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
2002年4月22日,CMS在线认证管理系统1.0版的网上申请受理开始运行;
2002年5月1日,CQC各相关部门及检测机构的网络办公程序开始启用;
2003年8月,CQC总部与分中心、各评审中心的网络交互开始启动……
CMS系统从无到有,从最基本的页面浏览介绍功能到业界领先的认证业务的网络化办公,从内部网络功能到内外网络功能的相互融合,并逐步建立3C认证、CB认证、CQC标志认证的申请程序,实验室管理程序,数据查询程序等,实现了在CQC内部以及与各分中心、实验室的网络连接,成为国内外唯一基于全流程和全业务的认证业务管理软件。
节省了认证申请时间,降低了认证成本
系统突破了以往国内外现场申请的陈旧模式,超越了空间限制,使认证工作从大量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到高效快捷的办公自动化阶段。李*林说:“在3C认证中,CQC之所以能够发放13万多份证书,较好地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和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所作承诺做出贡献,这套系统功不可没。”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责任人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继续履行合同、虚假外观责任和认证机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责任对象和责任种类会有所不同。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需承担刑事责任;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损失和其他合理赔偿责任。
(一)网页、博客、微博客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三)用户注册信息、身份认证信息、电子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登录日志等信息;(五)其他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