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3C认证制度实施CMS是一套关于认证在线申请、网络办公、数据在线传送、兼顾安全管理和数据保密处理的大型计算机管理系统,而且是CQC信息化的主体和基础。
CQC主任李*林告诉记者,CMS系统是CQC在我国认证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开始自主研发的。
2002年春天,国家推出了强制性产品认证(3C)制度。有数据显示,国内约有10万家企业涉及3C认证,而根据规定,3C认证的周期在90天左右,对进口产品以及国内特殊产品而言,时间太紧。此时,距离2002年5月1日国家开始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时间仅有两个月。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要求,为抓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宣传贯彻和落实,推动3C认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要大力推广3C认证的网上宣传和办理。
当时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认证业务管理系统,即便是国际知名的认证机构,也只是实现了总部与各分部之间的数据电子化传送,并没有建立统一的认证业务平台。
作为国内最大的专业认证机构的CQC担起了历史的重任。
为了加快网上认证系统的研制进度,CQC成立了以李*林为总负责人的课题组,业务上采取了“大的软件自主开发,小的软件外包”的方式。
一次次调试,一遍遍修订,讨论业务流程,收集、整理业务数据,项目组人员的劳动终于有了回报:
2002年4月22日,CMS在线认证管理系统1.0版的网上申请受理开始运行;
2002年5月1日,CQC各相关部门及检测机构的网络办公程序开始启用;
2003年8月,CQC总部与分中心、各评审中心的网络交互开始启动……
CMS系统从无到有,从最基本的页面浏览介绍功能到业界领先的认证业务的网络化办公,从内部网络功能到内外网络功能的相互融合,并逐步建立3C认证、CB认证、CQC标志认证的申请程序,实验室管理程序,数据查询程序等,实现了在CQC内部以及与各分中心、实验室的网络连接,成为国内外唯一基于全流程和全业务的认证业务管理软件。
节省了认证申请时间,降低了认证成本
系统突破了以往国内外现场申请的陈旧模式,超越了空间限制,使认证工作从大量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进入到高效快捷的办公自动化阶段。李*林说:“在3C认证中,CQC之所以能够发放13万多份证书,较好地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为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实施和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所作承诺做出贡献,这套系统功不可没。”
电子签名的鉴定程序和条件,包括电子签名的制作数据需要属于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由签名人控制等要求。当事人可以选择符合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也可以选择使用第三方认证服务。电子签名的鉴定方法包括数据电文鉴定的范畴,涉及数据电文生成、传输、存储系统的鉴定。
电子签名在身份认证中的作用,第三方机构数字签名的可靠性,以及平台融资业务中身份验证的补救措施。银行需与合作机构共同提升网络安全性,并在平台协议中设置必要条款。为确保协议效力,银行需审核缔约主体资格,并充分风险提示。此外,银行应注意保存电子合同证据,明
关于合作协议的具体内容,包括定义与解释、声明及保证、有效期以及服务方式等几个方面。协议涉及在线支付、资金划拨、用户认证等服务,乙方网站需要使用甲方的支付平台进行在线支付手段。协议有效期为几年,并可以在期限届满前提出延期。服务方式包括链接、结算流程和服
电子签名对传统书面形式的挑战,指出传统书面形式在网络应用和电子合同缔结方面的限制。关于电子意思表示的书面效力问题存在争议,联合国的《电子商务示范法》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法律途径和合同途径来解决书面效力问题。法律途径采用“功能等同法”将电子意思表示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