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二条:“‘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
我国新《合同法》将“电子合同”归入合同的“书面形式”:“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表示所载内容的形式”。即“电子合同是指经电子、光学、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并能够以有形的形式表现所载内容的合同。”
电子合同具有自身的特点:如电子数据的易消失性;电子数据的易改动性;电子合同的局限性,传统的书面合同只是受到当事人保护程度和自然侵蚀的限制,而电子合同不仅会受到物理灾难的威胁,还有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等无形灾难的攻击。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于电子合同的有效性是予以肯定的。《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但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应注意分析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的区别,以利于更好地开展电子商务。
无论是电子商务合同还是传统合同,其作为合同的意义和作用都没有改变,但其形式却发生极大的变化。订立合同双方或多方大多是互不见面的,所有的买方和卖方都是在虚拟市场上运作,其信用则依赖于密码技术和认证机构的认证。传统合同的口头形式常表现为店堂交易,并将商家所开具的发票作为合同的依据;而电子商务中关系简单,金额较小的交易也没有具体的合同形式,表现为直接利用网络进行订购、付款,如网上订票、网上购买软件等。目前还不存在电子发票,电子合同、电子票据的有效性通过电子签字实现,传统签字盖章方式为电子签字所替代;关于合同生效地,传统合同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地点,而采用电子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一般为合同成立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地点。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要件在学理上又被称为有行为能力原则或主体合格原则。行为人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行为性质和后果,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
2、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电子合同的内容合法。合同有效不仅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而且在合同的内容上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在我国,凡属于严重违反公共道德和善良风俗的合同,应当认定其无效。
4、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无法确认电子合同的形式属于那一种类型,尽管电子合同与传统上面合同有着许多差别,但是在形式要件方面不能阻挡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立法已经在形式方面为合同的无纸化打开了绿灯。法律对数据电文合同应给予书面合同的地位,无论意思表示方式是采用电子的,光学的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新方式,一旦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就应等同与法律上的“书面合同”文件,承认其效力
电子合同中的要约撤回、生效及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的要约撤回条件依据《合同法》规定,在要约发出后生效前,要约人可通知受要约人阻止其生效。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方面,电子数据具有与书面文件同等法律效力,经电子签名的电子数据具有与经签署的文书同等效力。
在中国法律下,合同是否可以使用电子传真进行签订的问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电子传真作为书面形式的一种,可以用于签订合同。然而,需要注意,《电子签名法》规定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不适用于电子合同,如涉及人身关系、不动产权益转让、公用事业服务等。
电子合同的生效问题。电子合同需依据规定签署生效,若没有相关规定则按法定原则执行。其满足法定要求后才具备法律效力,是双方在网络环境中通过电子邮件及电子数据交换明确彼此权利与义务的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规定了可靠的电子签名的条件。电子合同的生
关于电子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电子合同只要满足法定生效条件,如真实有效的意思表示、行为人的适当民事行为能力、遵守法律法规等,即可被视为具有法律约束力。同时,探讨了一个化学教师把教师资格证借给驾校审报危险品培训资格的风险问题,涉及个人隐私泄露和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