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的要约和承诺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以数据电文的方式进行的。传统合同的订立通常通过面对面的谈判或者信件、电报、电话、传真等方式提出要约和接受要约,并最终达成合同。而电子合同的当事人通过电子数据的传递来完成,一方发送的电子数据视为要约,另一方回送的电子数据视为承诺。由于电子数据交换具有自动审断的功能,电子合同的签订过程是通过互联网上的计算机操作完成的,这是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的关键区别。
订立电子合同的当事人通过网络操作,可以互不见面。电子合同的交易主体没有地域上的限制,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与传统合同不同,电子合同采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进行签订,因此合同的内容可以完全储存在计算机内存、磁盘或其他非纸质介质上,无需采用书面形式。
传统合同通常通过当事人签字或盖章表示合同生效,而在电子合同中,传统的签字盖章方式被电子签名所取代。
传统合同的生效地点一般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电子合同,以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若没有主营业地,则以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传统合同的要约生效时间是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时间,合同生效时间是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的时间。而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电子合同,如果收件人指定了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则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即生效时间);如果没有指定特定系统,则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邮件已成为一种合法的书面形式,具有合同效力。文章还介绍了关于电子邮件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定,以及电子邮件的唯一性和特点。当事人在使用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约定,因IS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电子合同在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且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其打印的纸质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电子合同生效需满足行为人具有行为能力、电子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虽然法律对电子合同形式未有明确规定
合同签署方式及法律效力,包括签字和盖章的选择关系,指出盖章的效力与签字是相等的,签字和盖章在实际操作中同时具备或只具备其中之一的情况都有。签字产生法律效力需要满足特定条件,法律依据来自于《合同法》。同时阐明了签字和盖章的地点对合同成立的影响。
电子合同的定义和特点。电子合同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在网络条件下订立的协议。其特点包括非面对面操作、数字签名的使用、生效地点的确定以及电子数据的易消失性和易改动性。电子合同可以节省时间并保留传统合同的使用习惯,使用数字签名技术确保法律有效性。